洪柳华
摘要:当前高校的学风问题症结在于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失。人文关怀,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尊重学习的基本规律,契合于高校的学风建设,有助于引导、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促成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坚持人文关怀开展高校学风建设,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视角类化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前提,有针对性、有重点的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个性特征以及施以压力导向等方式,完善相关制度,进行关怀引导,促成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同时,对已毕业学生、已结业学生予以“后人文关怀”,通过追踪回访,了解他们对于学习的认知,对于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夯实学风建设成果,确保优良学风的持续性。
关键词:人文关怀:学风建设:高校
对于高校而言,学风建设是个永恒的话题,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一般来说,高校的学风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学生的学习风气,广义上理解,还包括教师的教风。高校以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为己任,学生始终是高校的焦点,教师的教风服务于学生的学风,营造好学生的学风也即抓住了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因此,本文拟从狭义层面探讨高校的学风建设,以期寻求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学风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失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当前高校学风问题集中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主性差,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具有惰性,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差、考风差等显性问题,而这些显性的学风问题的堆积,又使得高校内的学习氛围淡化,优良学风难以形成。我们知道,一个学生能够通过高考考人大学,学习具有积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在进入大学后,却表现出这些各种各样的学风问题呢?其实,如果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去寻找原因,不难发现,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懈怠。高考的残酷,使初人大学的学生获得了难得的放松机会,精彩的外面世界,很容易使大学生迷失方向,所以很多学风问题都起源于大一阶段。其次,是没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不喜欢的课程,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也就没有了学习动机,因而选择了得过且过,混完大学。最后是压力不够。适当的压力会产生动力,而如果学生感到自己每天睡大觉都能毕业,家里也提前安排好了工作,又如何能积极去学习呢。
对于以上原因,表面上看,是大学环境影响了学生,继而产生了学风问题,但如果从根源上探究,环境只是起到了推动作用,问题的症结其实在于学生内心里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从内心里具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丰富的外面世界只能是大学里的“注脚”,无兴趣的专业、课程可以慢慢培养兴趣,也可以从素养人手,寻求替代学习目标,而压力也就成为了动力,升华了本已具有的学习主动性。虽然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严格规章制度,能够对优良学风产生积极影响,但若要形成一种学风的长效机制,则必须从学生人手,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才是确保优良学风的长效之举。
二、坚持人文关怀是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
(一)人文关怀契合高校学风问题症结,保证学风建设实效性
人文关怀来源于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是其核心要義,有学者将人文关怀具体化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很好的诠释了人文关怀的内涵。但我们若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人文关怀,可以发现人文关怀的着眼点在于人,将人的需求、情感、意志等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目的在于发展人,以人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高校的视域下,开展学风建设,尤其需要人文关怀。高校学风问题的症结表现,在于学生的主观意识,营造并保持优良的学风,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学生主观上的学习积极性。人文关怀对人的重视与尊重,契合于高校学风问题的症结,在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弘扬人文关怀,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追求,以外在感化促使人的内心认同,从而化作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动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风问题,确保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首先,人文关怀重视人,以学生为行为主体,重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是一种学习主体意识缺失的表现,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生存的手段,更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而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视学生的内心想法,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工作方向,旨在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为高校内优良学风的营造奠定基础。
其次,人文关怀尊重人,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以情感关怀,赢得理解与支持。尊重是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发展需求突出,如果对此视而不见,以千篇一律的强制性行为约束,也许能起到暂时的效果,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最后只能导致问题的反复。因此,对于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的予以关注、关心,才能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提供保证。人文关怀,以情感关怀,尊重学生,以情感付出,满足学生个陛发展需求,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释放提供发力点,契合于高校学风建设,并可以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再次,人文关怀发展人,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定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风建设,在于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学习的浓厚氛围,但其根本出发点却是为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学风建设固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学风搞好了,并不代表学生的培养质量就提高了。人文关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追求,与高校学风建设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追求,具有价值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可以保证高校学风建设的方向,以免高校学风建设走进“重风气营造,轻质量要求”的误区。
(二)人文关怀,作用于学习者本身,以学习者行为动机的改变为学风建设提供方法论基础
“学习者是其自身教育的真正创造者”,抓住了这一根本,也即明晰了学风建设的关键。而人文关怀,着眼于人,立足于从人身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人文关怀的高校学风建设理念,也就是以学习者作为矛盾的关键点,通过作用于学习者,进而影响学习者的行为活动,最终促成优良学风的形成。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及动机的强弱是学习行为活动的关键。学习的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内部动机来源于人学习的内驱力。行为主义理论大师赫尔以驱力理论阐释了动机的形成过程,认为行为强度与习惯(某种习得的刺激一反应强度)、驱力以及诱因是一种函数关系,三者紧密联系,促进了行为的产生,但三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不存在时,行为便不会产生。对于学风建设而言,其目的就在于促成学习者形成学习的习惯,在诱因的作用之下,产生需要的驱力,进而形成稳定的学习氛围。从实际情况下,兴趣是学习动机形成的最佳诱因,作为大学生,面对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在自己兴趣之上的学习选择性日益彰显,而这种选择的基础,显然在于所学的内容是否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能否使自己产生兴趣。对于自己感兴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内生的,而对于自己无兴趣,无价值的学习内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存在先天的缺失性。而人文关怀即是建立在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关注的基础之上,进而通过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改变,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方法论基础,指导学风建设的建设方向,提升学风建设的长久性与有效性。
三、高校学风建设中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一)以学生的视角审视学风,类化学生的学风问题表现
前文已述,学习积极性的缺失是当前高校学风问题的症结所在。但这种学习积极性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可归结与学习动机的强弱及有无。而个人动机又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就学习而言,不同的学习动机特质,对于学习认知的投入及学习追求的程度是不同的。开展学风建设,不应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去处理学生的学习问题,而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特质予以分类,类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化学生的学风问题表现,有针对性的施加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站在学生角度,基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学习需求不明确,学习动机飘忽不定。这类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与不学在两可之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安逸的大学生活,使其在主观上,缺少学习积极上进的意识。二是,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动机不强,易受惰性控制,难以自拔。这类学生知道要好好学习,每次受到教育或是在糟糕的成绩刺激下,也能下决心学习。但自身的惰性,使得这种学习上的坚持难以持久。三是,因兴趣被扭曲而产生学习抗拒,学习动机紊乱。因为高考志愿未能如愿,而学习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没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的动力,沉迷于游戏之中,只想着快点混完四年。四是,完全没有学习动机。这类学生往往家庭条件较好,吃喝不愁,工作不愁,上大学只是来镀金,学习对其而言只能算是副业,学习自然没有积极性。
以上四类学生中,前三类是学生中的主流群体,第四类,在每个专业都存在,但人数较少。前三类,因为其本身不抵制学习,属于介于学习积极者与厌恶学习者之间的中间群体。这一中间群体,人数众多,属于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绝对多数。开展学风建设,弘扬人文关怀,即是以这以中间群体为工作对象,转变他们的观念,培养他们兴趣,压抑他们的惰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于无追求型的学生群体,需要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予以对待,放松要求而不放弃。优良的学风形成后,势必对其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以类化后的表现为突破口,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个性,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内心认同
高校学风建设,重在氛围营造,人文关怀不是“人人关怀”,而是以类化后学生群体为突破口,针对共性问题,教育引导,情感感化,以此,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再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其他学生,良性循环,保证优良学风的传承与延续性。
对于顺大流的学生需要激发其主体意识。有些学生之所以选择顺大流,就是其学习主体意识缺失的表现。因此,对顺大流的学生,提高其学习自觉性,考试自律性,应从其主体意识人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性表现在学生是学习的行为主体,是学习效果的承受和受益主体。从这一角度说,作为教育管理者,重在教育引导,而不应以强制力去干涉,“强扭的瓜不甜”,一味的以外力约束,只能有形式的效果,而无法深入持久。以心理学的观点,顺大流的学生普遍具有社会从众心理,对其教育引导,应从这种社会从众心理出发,进行学习风气正面引导。实践证明,表彰先进,树学习典型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应完善評优表彰制度,扩大表彰范围,增加表彰次数,丰富表彰层次,尤其需要以表彰大会的形式扩大影响,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海报以及给家长寄喜报的方式持续扩大表彰影响。同时,积极引导成立学习交流型社团,开展朋辈教育,如北京化工大学“扎堆学社”,开创了“学生教学生”的模式,既可以使优秀的学生获得受人认可的满足感和得到尊重的幸福感,又使得学生从中发现差距,积极向优秀学生讨教经验,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了顺大流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益于高校学风建设,非常值得借鉴推广。
对于存在学习惰性的学生应坚持压力导向。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惰性较强的学生,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只是内心里希望有外力约束自己,这种约束不是说需要别人强制其学某一样东西,而是需要被督促,被鞭策。而且这种督促必须是持续性的,因为惰性非常容易击垮建立在督促基础上的些许学习积极性。为此,开展学风建设,针对这部分学生,所应做的是给予其适当的压力,继而逐步实现由外在的压力向其自我压力的转变。自我的内生压力感产生之后,才会使有惰性的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在学风建设中,坚持人文关怀,就是要促成学生这种内生压力感的产生。首先,应完善教学管理规定,落实淘汰机制,取消毕业前的积欠考试,实行教考分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退学的压力、毕业的压力。哈佛大学的学生能够做到以苦为乐,孜孜不倦的去学习,就是形成了严格的淘汰机制,每年20%的淘汰率,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生压力感,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高月。其次,对待懒惰的同学,要注重情感关怀。在强化外在制度压力的同时,作为教育管理者,应深入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不时的引导督促,使他们产生不好意思不学的情感压力。如此,在外在制度压力和情感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惰性较强的学生,得以警醒,也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带动整个宿舍、整个班级、整个学校学习风气的好转。
对于兴趣缺失的学生,尊重其个性发展需求,强化其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个性特征是人文关怀的基本要义之一。大学生个性特征明显,对于其不感兴趣的知识或认为对其没有价值的事务,选择逃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开展学风建设,必须尊重这一现实,同时,也应认识到兴趣和价值的衡量标准在于学生的主观感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物质决定意识”,学生的主观感受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变通“物质”也就影响了“意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物质”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是学生所接触的教学过程。因此,影响学生的兴趣,应从学生所获取的“物质”过程人手。现在很多学校赋予学生对于专业的二次选择权,或是通过入学后的大类培养,淡化专业,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学生的兴趣,从而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兴趣也有重要影响。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兴趣,但是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上课枯燥乏味,就会淡化学生的兴趣,继而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必须优化教师的教风,并通过教风强化学生的学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优化教风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置专门的意见平台,畅通学生的意见表达渠道,以平等的姿态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对話”的方式,及时回应。同时,设置“一课多师”的授课模式,由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以压力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感染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后人文关怀”夯实学风建设成果
高校学风建设,目的在于营造优良的学风,而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以“学风建设月”、“学风建设年”去推进学风建设容易走进“运动式建设”的误区,治标不治本,难以形成持久的优良学风。学风是一所大学的声誉所在,“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风”学风建设不应以月或是年限定其时间,而应将其作为一所大学的颜面去呵护。坚持人文关怀,开展学风建设,就是要打破这种“运动式学风建设”模式,而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审视学风问题,持久性的营造优良学风。而学生具有流动性,从入学到毕业,四年一周期,学生毕业并不意味着学风建设的结束,而意味着学风建设“后人文关怀”的开始。
学风建设的“后人文关怀”,以已毕业学生、已结业学生等为对象,通过回访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的求学感受,尤其是他们对学习的认知,对学校学风状况的评价以及对于学校学风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他们的感受、意见和建议是建立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基础之上,对于高校总结学风建设经验,进一步夯实学风建设成果,确保优良学风的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结业的同学,未能如期完成学业,他们内心里承受着压力,对于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对于学习的感知,在其尝到苦果后,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开展高校学风建设,相关学院应以校友跟踪调查为契机,积极以“后人文关怀”的方式,听取意见和建议,对于已结业的同学,不抛弃、不放弃,在调查了解其学习感悟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他们修完剩余课程,以便如期以结业证换取毕业证。如此,人文关怀与“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覆盖了学习培养的全过程,抓住了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点,以问题审视学风,以学风促进学风,保证了优良学风的形成、稳固及发展。
四、结语
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人文关怀应作为一种建设理念融人其中。这一理念,以学生为学风建设的根本主体,激发其主体意识,尊重其个性特征,着眼于其全面发展,所有的制度安排,教学活动均应以此展开,唯有如此,才抓住了高校学风建设的根本,才能丝丝入微的影响学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高校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