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国昊
摘要: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策划推出的6集大型纪录片《大阅兵2019》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进行摄制,为观众揭秘了盛大阅兵仪式背后的故事。本文从内容挖掘、创意提炼和国际传播三个方面来分析该片创作的多维向度和传播策略,以期为我国外宣纪录片的摄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阅兵2019》 内容挖掘 创意提炼 国际传播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5万名官兵、580台(套)装备、160余架战机组成59个方(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此次阅兵是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全面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大阅兵2019》的摄制正是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这一仪式性事件为背景,通过4K超高清画面、6种外语版本,直观地展示自信、开放的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为海内外观众献上了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引发了强烈反响。
一、内容挖掘:让典型内容和魅力细节成为观众理解意义的引导者
由于阅兵式是一件严肃、隆重的仪式性事件,因而在拍摄《大阅兵2019》时,拍摄团队特别注意对典型内容和细节内容的挖掘,典型内容是整个阅兵仪式的缩影,而细节内容则能够满足观众对于阅兵仪式的好奇,二者结合成为观众理解纪录片的两条主线。
1.从司空见惯中发现不凡。相比于阅兵仪式的现场直播,阅兵题材的纪录片不仅需要画面流,还需要从看似司空见惯中发现不凡,挖掘人物、故事、仪式背后的深层意义。这种深层次的内涵挖掘需要以整体思维和发现力为依托,让有魅力的细节成为故事叙述者。《大阅兵2019》摄制组在核心立意、主线设计、摄制方案基本确定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典型性、故事性、说明性的细节发掘中,不断具象化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的认识。如在第1集《看齐》中,最先入耳的是一段听似寻常的车载广播:“首先我们来看此刻最新消息,今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首场专题集体采访,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介绍阅兵活动安排。”整条新闻短短64个字,看似仅是概括性地指明阅兵的相关事件,实则反映随着大阅兵即将到来,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及国人对阅兵式的殷切期待。这则消息与随后熙熙攘攘的长安街、无数路上车辆都在收听这一广播的画面相结合,描述了国人的期望与热情,又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现了现代中国的活力,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还能提高纪录片的收视率和点击率,使其真正走入大众视野。
2.从图景音效中传递象征。阅兵题材纪录片同时也考验了拍摄者与制作者的发现力和说服力,既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展示过程、聚焦细节,又需要从图景音效中发掘标识性内容。作为一部纪录片,需要不断地向观众传递一种象征性意义。如《大阅兵2019》每一集的片头,首先是一段震撼的画面:一面五星红旗在微风中高高飘扬,紧接着一支领队机梯队翱翔而过,然后是一段动人心魄的军乐,渐弱中“大阅兵2019”7个黄色的大字映入眼帘。片头采用动画形式,通过三维技术呈现营造出恢弘的气势,并通过红旗、飞机、祥云、烟花、军乐等物象,表达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贺和对阅兵仪式的自豪与骄傲。实际上,对片头的标识性展现,就是对纪录片核心立意的特殊演绎。虽然片头时间较短,却令人回味,真正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的一种象征。这些标识性内容,不仅包括一些特征性画面,如迈着井然有序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民兵方队、英姿飒爽的女兵,还包括解说词中反复出现的“铿锵”“看齐”“标准”“米秒不差”“精准到分毫”等词汇。这些纪录片画面与解说词配合起来,使整部纪录片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更充分地体现出新时代人民军队训练有素、军事过硬,是一支充满力量的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
3.从宏大架构中挖掘奇点。阅兵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拍摄布局,都必须是宏大庄严的,这与阅兵仪式本身的重要性、宏大性、严肃性相匹配。纪录片《大阅兵2019》的视野与格局就相对庞大,不仅关注了天安门广场这一核心现场,还关注到阅兵所经的路线、地点。对摄制组而言,需要借一些“奇点”支撑起片子的整体架构。在第2集《亮相》中,摄制组在阅兵集训点设置的拍摄点,正是影片拍摄布局的一个“奇点”,这也使纪录片的整体布局更灵活。在这个“点”上,观众可以从多角度看到阅兵准备、训练工作的景象,在观看时将阅兵集训和正式阅兵衔接起来,实现对空间感觉、场景想象的连接,打通整个拍摄格局。特别是在阅兵结束后,这个“奇点”,会成为观众回味阅兵仪式的标识性内容。
二、创意提炼:在更高层面还原现场、发现内涵、寻找认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纪录片创作模式已经过时。纪录片中除了呈现当事人的采访、还原现场、讲述经过以外,还必须在寻求认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灵光闪现的创意,利用整体思维和结构思维,对纪录片的创作进行把握,才能在视觉传播时代引发受众共鸣。
1.驾驭现场、还原现场。为了能更好地还原阅兵现场,摄制组需要进行充分的现场勘察,站在动态的角度理解、发掘和展示现场,以便充分展现阅兵的魅力和意义。摄制组为了呈现一个个方(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过程,提前数日进入天安门广场预定的拍摄点进行踩点,在相关点位确定基本画面和特征性画面;为了再现阅兵仪式的相关现场,节目组在阅兵式前集训时或阅兵式当天深入现场。如第2集《亮相》中,摄制组走进长箭100巡航导弹方队,以火箭军战士和琪为采访对象,将拍摄点设置在长箭100巡航导弹装战车前,聚焦和琪与战友相互检查儀容仪表、阅兵式后回到训练场欢庆等画面,并通过军乐穿插、主持解说等方式将多个场景串联起来,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大阅兵的震撼和激情。
2.整体思维和结构思维。阅兵题材纪录片除了需要对阅兵准备工作或者阅兵现场进行展示与再现,还需要对与阅兵式相关的精华内容进行提炼,将整个纪录片的主题进一步升华,这就需要摄制组在创意策划、内涵彰显上,突出纪录片的完整性、全局性。在完整性上,《大阅兵2019》从核心立意、框架设计到创意策划、具体执行,始终牢记创新使命,坚持将更有新意的内容呈现给观众。例如纪录片从第1集到第6集,虽然都围绕阅兵的大主题,但分别对应“看齐”“亮相”“致胜”“使命”“担当”“跨越”六个主题,既有格局感,又挣脱常规思维,建立不同场景、事件、故事、人物、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而打开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空间;在全局性上,虽然纪录片的创新细节体现在各个场景、事件、故事中,却始终离不开节目摄制组的全局观察及时代认识。如第3集《制胜》中,纪录片介绍了DF-41核导弹的性能、威力,回顾了火箭军装备的历史发展,通过采访得知“米秒不差”是火箭军训练的标准用语,呈现角度具有独特性,却始终围绕“DF-41核导弹方队”这一主题进行介绍讲述,使节目更具影响力。
3.不断充实、丰富创意。在视觉传播时代,以传统思维和惯用视角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对于阅兵题材的纪录片来说,既要追求整体思维下的灵光一现,也要在拍摄观念以及拍摄方法上不断创新。《大阅兵2019》选择从两个方面不断充实、丰富创意:一是模块化,纪录片由一个系列组成,分集播出,在每一集中都对3—5个方(梯)队的故事进行呈现,所有片段都依照讲述铺开、连接以及延伸,不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便于观众的理解以及影片后续的传播,而且特色鲜明,使其在宏大场景、复杂内容、多元线索中找到解码钥匙。二是创意极化,纪录片在遵循核心立意与主线设计的基础上,将熟悉的场景以极化视角拍摄。如第3集《制胜》中,用俯视视角拍摄的DF-41核导弹方队片段,凸显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的力量;超近距离拍摄的院校科研方队,能感受到战士们的刚毅、坚韧;使用鱼眼镜头拍摄神秘装备等,都赋予作品特殊的感染力,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帮助建立作品与人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联系,最终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三、国际传播:以中国映像的铺垫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由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是一个国际大事件,因此,《大阅兵2019》的观众不仅包括国内观众,还包括一些海外观众。《大阅兵2019》就必须具备国际视野、立意于人文关怀,让更多国家的观众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国。
1.以人文化为思想向度。《大阅兵2019》的收看对象,除了国内观众,也包括海外观众。以何种品相、何种方式进行国际传播,成为摄制组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大阅兵2019》在创意策划阶段就有着明确的人文意识,并以此作为支撑起作品进行国际传播的灵魂。该片以阅兵仪式为主线,但也不乏对受阅人的关注。如第4集《使命》中,既有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流滚滚,数万名受阅官兵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宏大景象,也记录了轻型装甲方队的驾驶员罗布平措的一天:今年26岁的罗布平措,第一次走出西藏,就是来到北京参加受阅,由于在联合演练时偷看了一眼天安门,导致战车偏向15公分,罗布平措被教练员安排到替补阵容。纪录片将镜头对准罗布平措,不仅记录了其偷看天安门致战车偏向的细微举动,还捕捉了其听到自己被替换时的面部特写,有震惊、有不甘、也有重头再来的勇气。这些细微的神态捕捉,反映了中国军人的使命担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和深切感慨。尽管并非人文选题,却以人文性托起宏大叙事,从中提炼出中国话题。
2.以多样化为摄制向度。《大阅兵2019》围绕宏大、严肃题材进行摄制,同时,将真情实感隐藏在视听语言之中,引导观众走向预设的意境之中。如第1集《看齐》,在镜语方式上,主要使用“长镜头”,以长镜头的景深性、歧义性及时空完整性再现阅兵场景,并结合“同期声”, 使得画面更具可听性与可视性。其镜语方式,既是“纪实”性的,也是“暗示性”的,除了具有叙事的情感色彩,也在声画选择与编排方式上别出心裁,给观众以多感官、立体化的切身感受,真正感受到阅兵仪式所带来的震撼。此外,《看齐》还借力各种细节提升作品价值。其中,既有阅兵场上最大和最小的镜头,大到设备方队的庞然大物核导弹,小到兵士训练时淌下的一滴汗水;也有长安街上最高和最矮的位置,上到空中护旗梯队的战机遨游空中,下到徒步方队靴底的一枚钉子,都是隆重阅兵典礼背后的点点滴滴,使得作品在“艺术感觉”与“新闻意识”之间进行平衡,更易使海外观众产生较强的文化认同。
3.以国际化为传播向度。中国故事的讲述必须要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话语方式,以吸引海外观众。阅兵题材纪录片也要把握海外观众的兴趣点,将“中国味”与“国际范”相融通,走国际化生产传播之路。《大阅兵2019》积极借鉴国际化的叙事手段,以非线性结构的表达,巧妙“编织”阅兵仪式背后的各种故事。如第5集《担当》中,影片先讲述了导弹发射车驾驶员韩向羽,嘴上告诉儿子会在阅兵直播里看见自己,心里却知道自己不会参加本次阅兵的故事,随后通过解说抛出“从军16载、驾驶技术过硬,为何被通知不能参加阅兵?”这一问题来设置悬念,最后通过韩向羽的自白“我将作为导弹发射车的教练员”解释不能参加阅兵仪式的原因。在巧设悬念的同时,深入教练员韩向羽的内心世界,使纪录片饱含故事性。
四、结语
《大阅兵2019》从内容发掘、创意提炼和国际传播三个方面进行纪录片的多维度创作,面向全球发布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六种外语版本。作为一部品质上佳的纪录片,直观地向世界观众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中国举国同心、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作者单位 韩国清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高贵武,刘娟.仪式性事件直播的突破与超越——兼评北京电视台“9·3 ”阅兵直播[J].新闻与写作,2015(11).
[2]喻國明,梁爽.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J].当代传播,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