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台江小额信贷扶贫的金融模式创新研究

2020-12-07 06:09何梦吴姗祝晓云杨启睿
时代金融 2020年32期
关键词:小额信贷精准扶贫互联网

何梦 吴姗 祝晓云 杨启睿

摘要: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省两种基本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阐述。再通过对贵州省台江县主要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的放贷情况、运行模式、到期期限高峰等的具体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结合前者论述,讨论台江县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产品单一、风险集中、认识不足以及资金去向不明的问题。针对台江县扶贫小额信贷出现的问题,提出严格防范风险集中出现的具体措施,并对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引入互联网思维的建议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额信贷 互联网 精准扶贫

一、引言

据2020年3月6日中共中央總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话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贫困人口还剩551万人,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还有52个县未摘帽[1]。在探索发展金融精准扶贫的道路中,创新型小额信贷是金融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途经。现在学者普遍认同小额信贷主要由银行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放,针对具有一定劳动力且有资金需求的特定群体发放的贷款金融服务活动[2]。上世纪70年代初,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始人穆罕穆德·尤努斯经济学教授就创立了小额贷款的最初实验[3]。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曾出现过小额信贷的影子,1986年开始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到2008年国务院同意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至今扶贫小额信贷仍然存在不少问题。2015年“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得到大力发展,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小额信贷扶贫的思想,在近几年才有学者不断提出[5]。

贵州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帮扶地区,相关地区的主要研究相对不足。然而贵州台江的产业发展、主要贫困问题相对于其他省份地区而言也有较多区别。因此,贵州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本文将基于对金融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模式的相关研究,以台江县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产品主要数据为例,探索总结创新型小额信贷扶贫模式运用在贵州地区的相关建议。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省台江县小额信贷具体情况

(一)贵州省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具体情况

贵州省扶贫办与中国人民银行贵阳支行在共同出台《贵州省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实施办法》之后,开发了众多的金融产品以供贫困户的资金需求,扩大了扶贫小额信贷在贵州省的覆盖面。其中主要有“烟货贷”“脱贫贷”“摇钱树信用贷款卡”等小额信贷产品,针对贫困户调整贷款利息,减少贷款手续、贷款担保物等具体操作。

在这其中贵州省农信社推出的“特惠贷”“深扶贷”两款产品在贵州省台江县的覆盖面更加广泛。“特惠贷”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建档立卡并在农信社的具体信用等级为一般的贫困户为主,要求贷款农户具有偿还能力,且贷款的用途明确。其金额不超过5万元,要求农户在3年内还清,免除担保,农信社与政府贴息,有县级风险补偿。“深扶贷”是农信社针对深度贫困县开发“一县一业”而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贷款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期限为5年,具体试用对象是全省深度贫困县具有特色的相关产业的经营户。

贵州省农信社的两款扶贫小额信贷在贵州省的覆盖面以及投放金额都具有一定说服力,全省范围内扶贫小额信贷的投放额度较高,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授信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额度来看,全省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也解释了高度提倡金融精准扶贫的原因。

(二)贵州省台江县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具体情况

台江县具体的金融扶贫小额信贷产品以贵州农信社推出的“特惠贷”为主。根据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19年10月18日研究部通过自查形成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台江县通过“特惠贷”小额信贷产品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6654户,累计发放金额43467.5万元;累计收回1143户贷款,收回资金17071.11万元;未还贷款5511户,贷款余额26396.39万元。截至2019年4月,台江县累计发放给130人创业担保贷款共计1280万元,扶持130人的各类群体开展了创业活动,共计带动280人就业工作。

台江县的小额信贷预计在2020年将要达到还贷的高峰期。经近半年多的贷后走访、调查了解,当地自查报告中的具体统计显示,台江县预计在2019年10月到12月之间,小额信贷贷款期限到期356户,到期金额1626.45万元;2020年到期3720户,到期金额17800.77万元;2020年以后到期1466户,到期金额6969.17万元。

台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排羊信用社的具体报道显示,小额信贷产品“特惠贷”在台江县排羊村的获得率为68%。排羊信用社共收集了2115户的基本经济情况,其中符合建档评级户数为1845户,占比为87.23%,未符合建档户数为270户,占比为12.77%。截至2017年底,排羊村信用社为全村1148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依据实际考察建立了信用评级,总共为台江县排羊村授信12628万元。排羊村共有538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获得了信用社的扶贫小额贷款,这些小额贷款共计9148万元,平均每户17万元。其中农信社推出的扶贫小额信贷“特惠贷”,仍有2335万元未得到具体启用。

三、目前台江县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单一

台江县普遍针对一般贫困户存在的小额信贷产品只有贵州农信社的“特惠贷”。其他银行开展的“烟货贷”“脱贫贷”“摇钱树信用贷款卡”等小额信贷产品并未在台江县有明显的发展。“特惠贷”产品本身虽为扶贫开发,但缺少针对台江县当地的特色扶贫小额信贷。总的来说,台江县扶贫小额信贷的产品比较单一。

(二)贷款到期将到达高峰

台江县扶贫小额信贷的到期即将到达高峰期风险程度升高。经数据统计2019年度扶贫小额信贷应还款金额7359.45万元,截至2019年10月末,已逾期贷款393.95万元。逾期贷款主要发生在贫困农户贷款。不良扶贫小额信贷不断增加。因借款人死亡、经营失败、丧失还款能力等原因导致“特惠贷”形成不良的有20户、金额91.46万元,经向借款人及家属追索,仍在开展中。台江县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自查报告中,扶贫小额信贷到期将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间达到高峰期。贷款贫困户目前无能力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将出现大面积的不良率,严重影响台江县的金融精准扶贫成效。

(三)贫困户金融知识不足

台江县94%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信用意识差,缺乏金融知识,整体的违约率偏高。这主要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不够,技能缺乏,在小额贷款发放后的偿还日中缺乏足够的资金还款导致违约。对扶贫小额贷款的认知严重缺乏,导致普惠金融的开展难以进行,大部分贫困户不愿意贷款,认为这是自身的负担。贫困户对贷款的认知不足还表现在,恶意拖欠贷款、对贷款的利息认知不足等具体现象。

(四)贷款资金难以追踪

此外,台江县贫困户贷款后的资金去向也没有得到追踪,由于是政府贴息的贷款,导致少部分贫困户并没有用于自身的生产开发。扶贫小额贷款被用于农户还债,自身存款甚至赌博等非提升自身生产力的资金用途。

四、推进台江县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的具体建议

(一)明确部门分工职责

及时成立台江县扶贫小额信贷清收领导小组和台江县扶贫小额风险防范处置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分工和职责,进一步压实县、乡、村工作责任。同时,9个乡镇、街道分别成立乡级扶贫小额信贷清收领导小组和扶贫小额风险防范处置领导小组,63个大村分别成立村级扶贫小额风险防范处置领导小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金融突发事件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宣传和指导工作。充分运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驻村蹲点网格员等有利资源,进一步加强工作“特惠贷”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的金融扶贫环境,同时,严格按照“特惠贷”资金使用要求,以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自查和清理,对到期、逾期、不良贷款等进行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逐一研究,组织清收清缴,化解隐患,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有序推进。

(二)及时跟踪后续还款进度

台江县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形式单一,目前面临着大批小额贷款集中到期的主要问题,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由于台江县扶贫小额信贷的到期率集中在2019年底与2020年初,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大幅度上升,积极与“特惠贷”的贷款人交流协商,跟踪后续还款进度应当给予重视。对有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到期收回。对贷款到期仍然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符合贷款条件,还款意愿良好,风险可控制的前提下,可适当延期或者重新发放小额贷款。对的确由于非主观因素不能按期还款的贫困户,可继续享受扶贫小额贷款的同时适当延后还款期限。

(三)加强金融知识普及

台江县人口98%为少数民族,教育程度低,文化差异大,加强台江县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金融知识普及尤为重要。信用风险的发生常常是由于贷款人的认识不够准确而导致,因此加强村镇、街道对小额信贷产品的金融知识普及也可以较好地防范风险的发生。

(四)扶贫小额信贷引入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5G商用也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普及,即使在我国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网络的普及程度也非常可观。贵州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承载了绝大部分的数据信息库,大数据的到来为贵州扶贫带来了发展机遇。引入“互联网+金融”思维的小额信贷参与扶贫项目中其实是一种创新思维,互联网的引入存在一定的优势。

首先,引入“互联网+金融”思维的扶贫小额信贷可以解决小额信贷服务对象不精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大数据的引进,也引进了大数据、云计算等具体技术可以更加精准的对接贫困户的资金需求,达到理想的扶贫目标。其次,可以真正引导社会资金关注精准扶贫。“互联网+金融”的小额信贷运行模式,本身就是借助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向缺乏资金的个体经营户上。贫困户由于自身资金的缺乏,信息不够充足,自身有特色产业无法扩展,导致贫困因素无法解决。“互联网+”可以引入社会资金投资到具有发展潜力的贫困地区,解决实际的贫困问题。最后,可以推动资金去向追踪。普遍存在的商业银行推出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由于政府贴息,银行保险的双向联动不足,导致农户贷款之后资金去向不明确。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得信息透明度大大增加。贷款手续的简便化,更容易吸引农户们的目光,网上操作也更容易追踪资金的去向。

五、结语

推动“互联网+”扶贫小额信贷的引入,前提是平台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就目前来说,将“互联网+”的小额信贷模式引入贫困地区助力精准扶贫还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法律是第一步,没有完善法律及健全的制度,互联网与小额信贷相互融合的模式就容易成为黑心商家的牟利之地,互联网小额信贷的推进也很难成功。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贫困户的金融知识学习、提升贫困户的自身素质。互联网的普及离不开智能手机端的操作流程,对此,贫困地区的农户们可以说较为缺乏。政府与商业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加大力度对贫困户金融知识宣傳力度也变得非常必要。不论如何,提升贫困地区的基本素质都是非常必要的。推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大数据、云计算的引进也可以细致入微地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精准扶贫思想提出至今,我国已经取得相当瞩目的成就,但是维持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扶贫先扶志。扶贫真正的成功是不依靠国家的扶持,使得绝大部分人自身真正的脱离困境。金融行业虽然是资金的中介点,但是最终目标是要做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金融精准扶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贫困户的资金需求,以及贫困户后期的管理等问题。注重解决贫困户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普惠金融的实施,扶贫小额信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政协,2020(05):85+1-3.

[2]谢玉梅,徐玮,程恩江,张国.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小额信贷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5):54-63.

[3]徐玮. 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2017.

[4]孙金丽.我国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金融力量[J].企业观察家,2020(01):73-75.

[5]韦晓英,廖燕群,徐畅.新时期“互联网+”助力小额信贷精准扶贫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44-45+50.

[6]尤圣光.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6(05):62-65.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小额信贷精准扶贫互联网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