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益群
2014年6月26日,诏安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这在漳州市属首个,在福建省是第三个。这是诏安继“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之后又一块响当当、沉甸甸、金灿灿的招牌。
如今,更值得骄傲的是,2019年5月20日,在联合国老龄所总部欧洲马耳他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国际会议”上,福建省诏安县被认证为“世界长寿乡”。从此,诏安拥有了第一张国际名片。而且,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10处地方被认证为“世界长寿乡”,而诏安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处。
截止2018年12月,诏安县人口总数625400人。其中,9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2936人,99周岁高龄老年人62人,10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71人,即每一万人中就有1.135位百岁老人。
其实,诏安自古就是个长寿福地,明清时期的百岁寿星就将近10人。当时,朝廷为褒扬和纪念这些百岁寿星建的祠堂,全县有3座;立的牌坊,全县有5座。其中,男性牌坊2座,称为“百岁坊”;女性牌坊3座,称为“贞寿坊”。
在离诏安县城约6公里处的西潭镇新春村,便有一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200余年的“五代百岁祠”,祠堂主人是诏安许氏十五世祖妈许沈氏——沈拱娘。
新春村又叫“新春埔”,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西潭镇较大的行政村,同时又是单一姓氏的自然村,全村都姓许。该村有900多户人家,人口近4000人,历代以种植芥菜闻名,扼西潭镇溪东各村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明朝隆庆年间,当这里还是荒芜之地时,诏安县城南诏的许氏八世祖许易轩之长子,即九世祖许荩恂,来到这片土地开基发展,衍生后代,并建起了村落,取名“新春埔”,同时兴建了村里的许氏大宗祠,因此,许荩恂被尊崇为新春村的开基祖。
到了清朝康熙五十九年,该村十五世祖许瑞钟和祖妈沈拱娘,在这一年同时出生,沈拱娘是东城村人氏。许瑞钟和沈拱娘共生育七子,七子又衍生四十三孙,正所谓“七叶衍辉”。如今,该村大约80%的人口,是他们的后裔。
沈拱娘一生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更难得的是,许瑞钟和他的七个儿子,都是太学生,以耕读为己任,知书达礼,诗礼传家,可谓“书香门第”,在村中享有盛名,后朝廷敕赠许瑞钟“文林郎”称号。许瑞钟于清乾隆六十年寿终正寝,享寿74岁。之后,沈拱娘继续操持整个大家族的事务,直至廿年后的清嘉庆十九年,才走完这一生,享寿94岁。
在沈拱娘去世前的几年,她的儿孙们就着手向朝廷申请建祠堂和牌坊以表彰这位百岁老人的功德。在封建社会里,一家五世同堂,而且父子八个人都是太学生,这是不简单的!于是嘉庆帝下旨赐建“五代百岁祠”和“贞寿坊”,五代百岁祠建于村中,贞寿坊建于村外塘东处。可惜的是,历经岁月沧桑,如今贞寿坊这座牌坊连遗迹也不见了!
建于村中的五代百岁祠于清嘉庆十八年竣工,第二年,沈拱娘便辞世了,她临走前终于见到了这座浓缩自己一生功德的祠堂的落成。她走的时候是相当风光的,她的七个儿子俱在,五代儿孙济济一堂,数百人为其送终,场面非常盛大。过后,儿孙们将沈拱娘和许瑞钟夫妻俩合葬于后溪东庙后。
沈拱娘走后的第三年,即清嘉庆廿一年,五代百岁祠举行隆重的落成揭牌典礼。嘉庆皇帝特颁“贞寿之门”的牌匾,并追授沈拱娘“庄俭行一”的谥号,给这位百岁老人不平凡的一生划上圆满的句号。
如今的五代百岁祠,面前是新春村的市场。祠堂前的宽埕有三四百平方米,祠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屋顶是三山式悬山顶结构,门楼屋顶中间部分高,两边略低。
从祠堂前宽埕步上门前三级台阶,只见祠堂大门上的石门匾镌刻五个金色大字“五代百岁祠”,门匾下嵌两只小石狮,门楣两个金字篆印。石门斗上镌刻一副金字门联“五代芝兰荣萃高曾祖祢相济美;百岁萱草茂历熙雍隆庆共长龄”,下联落款是“愚姪乡进士大香拜赠”,这门联和门匾的书法出自同一人——许大香,他是這位百岁老人儿侄辈中一位中进士者。上联概括了五代同堂、儿孙满堂之盛景,下联突出了老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长寿之盛状。
屋檐下立两根带柱础的八角形石柱,大门前一对抱鼓石,历经岁月磨洗,锃光发亮。前面墙壁上还保留原来精美的石刻浮雕,漆黑的大门扇,稍微破旧,大门扇上是一对金边红底的金字门联“塘山增景色;赤水源流长”,赤水当指溪东片的赤水溪。
进入大门,门楼内高高悬挂着一块烫金黑底金字大牌匾“贞寿之门”,自然,这是后来重新做的,嘉庆帝颁赐的那块匾早已不见。天井倒不是很宽阔,约几十平方米,摆放几盆花。从天井上三级台阶到拜亭,拜亭上同样是两根带柱础的八角形石柱。拜亭上横梁下悬挂着一块白底红字长匾“会员活动中心”,这应该是村里老人活动的地方吧。大厅上有四根高大粗壮的带柱础的圆石柱,大厅后正中横梁上悬挂着一块硕大的黑边棕底金字牌匾“七教堂”,正是这座祠堂的堂号。不言而喻,这堂号正昭示着这座祠堂的主人,膝下有七子。只是这牌匾已略显陈旧。
祠堂两边另开有两个“子孙门”,左边门扇写着“左昭右穆”,右边门扇写着“出恭入怀”,这两个小门已很破旧。
大厅上的梁枋斗拱一斗三升式,梁、柱、瓦基本上是当初建这座祠堂时保留下来的原貌,整座祠堂共有14根石柱,包括门前一对、门楼内一对、两廊各一对、拜亭一对、大厅两对,共7对,整座祠堂面积约300平方米。
只是历史上不知什么原因、不知什么时候,祠堂的门楼内两侧,盖了两间耳房,并且跟大门同侧方向的墙上,还各开一扇窗户。祠堂两边迴廊又各砌墙,盖了两间小屋,连两廊的石柱也被裹入墙体不见了。而大厅两侧又用木板盖了两间厢房,大厅两侧外墙各开两扇窗户。近年来,祠堂又被村里人借办幼儿园,在拜亭和大厅连接处安装铁栅栏。从门楼、天井到拜亭、大厅,挂满各种颜色的三角形小旗子,纵横交错,日光灯和电风扇也无规则安装着!
所有这一切,已严重破坏了这座祠堂原有的构造和建筑风貌!
可喜的是,在我深入该村、进入祠堂采风时,已看到村里有识之士正积极准备材料,着手向有关部门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喜人景象!
一座五代百岁祠,曾是村里几代人的荣耀;一座古建筑,不应湮没于历史尘埃中;一个在封建社会里受皇帝旌表的百岁老人,她的故事应代代相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古老的祠堂更应发挥它的积极功用,更应挖掘它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