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在当代中国及世界的现实与可能

2020-12-07 06:04吕文璐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本内容历史发展儒学

吕文璐

摘 要:谈起儒学,大多数人包括西方学者认为,儒家学说丰富的思想内涵无不渗透并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尽管在历史长河中,它经历过被边缘化、受到过其他文化的冲击以及政治家或思想家的批判,但并不能由此就忽视它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后给我们的现实社会带来的指导意义。尤其在当今世界,儒学的再度兴起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将注意力投射到这一精神文明上。

关键词:儒学;历史发展;基本内容;现实意义

在开篇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儒家”、“儒学”、“儒教”做以区别和说明。其中,“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代表的是一种阶层,通俗地说,是有着共同思想观念的一个群体,如: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本篇所要讨论的对象——“儒学”则是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凝练而成的一种学说体系。而“儒教”则是从西方所谓的“宗教”角度来理解儒家思想。许多人习惯性地认为,儒、道、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不仅关乎社会,也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由此,上至先秦时期的初创,经过历代的变革、创新、冲击,乃至在当代的再度兴起,它或多或少地始终出现在人们的观照视野中。就目前学术界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对儒家学说或文化的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儒学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体现及应用,如:景观建筑的设计、旅游业、企业管理、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德育教育等。分析文学或艺术作品中儒家思想元素及其内涵如:《孔子》、《白鹿原》等。研究儒家思想在海外传播的概况,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以及分析在当代中国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整体来看,对于儒学的关注,不论是讨论其所起的现实意义还是对其内涵的深层挖掘,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但专门针对该思想的发展线索进行系统的梳理,乃至结合其核心内容分析对当代中国及世界的启示意义,这方面的论文成果却稍显不足。因此,本文试图从儒学产生的背景入手、结合自身理解对其基本内容及社会功用做一阐释,尝试着预示该思想文化在当代中国及世界的启示意义及可能。

一、历史渊源及发展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从刘歆对儒家来源的陈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儒家学派以孔子为先师,他创私学、讲“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强调仁义伦理。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六经”便已经存在了,据文献考证,“六经”正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结晶(“六经”又称“六艺”)。[2]当初它们只是作为教育皇族子弟的教材,但随着周王朝统治的没落,这些典籍经书便在像孔子这样的人手中被阐释和传授,这些人以教授经书为生,并对这些经典著述注入自己的见解认识,如:孔子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论语·阳货》来解释当时的礼制规定,即父母去世后,儿子要为父母守丧三年。又如,《十三经注疏》便是历代教授经书的人形成的各自的注解或解释成果。由此,这些人被称为“儒”。也即一批熟谙六经的专家被称为“儒家”。

1.“诸子百家”时期

与此同时,由于政治局面混乱,针对“人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当时活跃在思想界的“百家”被史学家司马谈主要分为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儒家思想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其他几派的批判,如:墨子在《非儒》篇里说:“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除此之外,儒家坚持以“礼”和道德治理国家,而法家则主张靠奖惩来统治一切人,“儒家一向指责法家卑鄙、粗野,而法家则总是指责儒家书生气、不切实际。”[1]109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最初产生的环境中便经历着质疑和斗争。

2.秦汉时期

孔子、孟子、荀子不断丰富儒家思想并对其注入新的内容。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亟需统一的政治思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从制度上保证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董仲舒从儒家的五种伦常关系(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用“五常”来表述儒家崇奉的五种德行:仁、义、礼、智、信。在旧时的中国,“三纲五常”便成了个人品德、社会伦理的规范。此时的儒家在发展过程中其实已经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又由于政府的支持,相比其他学派,在政治上占据了更为有利的地位。

3.六朝、隋唐时期

而在六朝先后,及至中央集权扩大化了的隋、唐时期,儒家经典成为开科取士的主要标准,儒家思想一时成为得到国家政权认可的官学,并通行于全国。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在太庙中修建孔庙。但此时的儒家思想并不如孔孟、董时期那般充满活力,在不同程度地受到玄学和佛学的挑战下,人们对形而上学的问题,即人的本性和命运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如:向秀和郭象在《庄子注》中倡导“弃彼任我”的生活方式,即不再依循别人的意旨生活,而是可以率性自由地过自己的生活。佛教的传入,使国人开始相信“因果报应”、“前世今生”,“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也即人一旦觉悟之后,便可以从生死轮回之苦中解脱出来。《论语》、《大學》、《中庸》、《孟子》以及《易经》中所谈到的对这类问题的观点也被更新。韩愈的“道统说”便是证明,他们研究“道”、即关于“真理”的学问,而并非“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原道》。

4.宋、明时期

继而在北宋到公元11世纪下半叶,被更新了的儒学分为两个不同的派别,一派是以程颐、朱熹为代表人物,史称“程朱学派”或“程朱理学”。他们从《易传》出发所讲的“道”是宇宙万物内涵的原理,由此而发展出“理”,万物各自有“理”,“总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而“气”又是按“理”而凝聚的,“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朱子语类》卷一)由此可见,“理”、“气”构成万物,从而有“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另一派是由程颐的哥哥程颢创立,陆象山、王守仁来完成,被称为“陆王学派”或“陆王心学”。在他们看来,“宇宙是一个完整的精神实体”[1]201,我们的世界是心的、经验的。因此,我们需要“致知”、“格物”,而“致知在格物”。《大学》

上自唐代的韩愈直到宋、明时代,这种被更新了的儒学实际上是“儒学、佛学和道家思想、道教思想的融合”[1]208但它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同时的知识界的批评和抵制:“朱子道,陆子禅”,认为更新后的儒学其实其实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们认为一种哲学思想如果能顺应时势,果断吸收或融合其他思想,以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需求,这种思想便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而不是一种消亡,也不一定非被看作是思想史上的“灾难”。

至于现、当代时期儒家思想的流变和发展,考虑到文本内容的安排,我们将放在第三部分来阐述。

鉴于儒学知性、修身的人生哲学,仁爱、和谐的社会伦理,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内容,这种具备人、地、天三者的统一,自我完善的精神体系不论在旧时中国还是现当代世界,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意义。

二、对现、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及发展可能

儒家传统这多元而丰富的精神内涵,不论是对人生的启示,还是对宇宙、社会的认识,放在现、当代世界都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为它“总在不断地回应‘时义(时宜)《周易·彖传》,并因此而历久弥新。”[3]回顾整个发展过程,孟子对墨子的批评做出首次回应,面对“吾爱吾身,胜于爱吾亲。”《墨子》孟子则“善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宋、明时期对佛学、道学做出了很好的回应,并吸纳而发展出遵从事理、本心的“理学”、“心学”。

尽管在五四时期,新兴的文化启蒙和西方船坚利炮的军事、政治制度和文化理念的冲击,使得思想界出现了“全盘反传统”、“全盘西化”的偏激倾向。在“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问题上,他们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儒学传统。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愈加积极地反省自身的传统文化,反省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什么样的精神思想是我们需要扬弃的。即使进入到21世纪,儒家文化是否能在这个日益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中生存、甚至获得新的发展的契机?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1.身心合一

儒家传统注重心身修养。强调“适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和处理各种感情和欲望。如果一个人懂得对自己的感情和欲望进行适度地调节,并使其得到合理的满足,达到一种平衡,而不至于“过分”或“不及”,这对于保持精神的健康是必需的。另外,我们将对个人身心和外界所领会的付诸实践,从而真正懂得其内在的意义,我们才能够称得上做到了真正的完美。在完善个人的身心修养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他人的完善,这就到了社会的层面。

2.社会和谐

儒家提倡以“仁爱”、“忠恕”之心对待他人。通过修身,人心“像同心圆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展,从自身出发到家庭,到可以直接对话的社群,再到国家,最后直到全人类”。[4]206

中国是以“家”这种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一个个族群,孔子认为“仁爱”不应该只停留在爱自己的亲人上,还要将爱推广到他人、整个社会。这样,“个人自扫门前雪”变成了“天下一家”的和谐局面。每个人应担负起应循的社会义务,社会不就和谐起来了?同样,把这种“仁义”施行到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也将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设。当前,世界政治和文化格局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环境、安全等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追求的基本目标。而在实现各个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差异。根据孔子“和而不同”的理念,我们倡导在尊重各个国家主权和特点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3.天人共生

《地球宪章》中写到:“地球,我们的家园,是生机勃勃的生命共同体。”儒家经典《中庸》中有一段也描述着大自然的富饶与生命力。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儒家传统认为只有我们充分发展了“不忍之心”,不仅可以知天,还能够与天合一。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可见,“天人合一”观告诉人们:要以“知天”“畏天”之心对待大自然的创造,同时要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并对其加以正确保护,这也是“对全球共同体发出的道德命令。”[4]201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传统上自初创的先秦时期,直到当今世界,它带着一种“会通”精神[5],并糅合着中国乃至世界的诉求,一步步地自我革新。其知性、修身的人生哲学,仁爱、和谐的社会伦理,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无不是随着社會的发展、人情伦理的需求应时而变,即“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传下》。我们不可否认这种沟通天、地、人三者统一的思想观念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当代和谐中国以及“地球村”的构建的。因而,我们认为,儒家传统是可以走向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冯友兰.冯友兰文集(第六卷)[M].赵复三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4.109、201、208

[2]汤一介.儒学与经典诠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4):5-12

[3]黄玉顺.儒学与中国之命运——记念五四运动90周年[J].学术界,2009.3(136):37-46

[4][美]杜维明.对话与创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6、201

猜你喜欢
基本内容历史发展儒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安全评估目标
探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谈儒学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