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大学生变为“扶贫人”

2020-12-07 08:48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社局二伯走马

“伯伯,霜降都过了,天气冷了多穿点!”走进贫困户王有荣的家,赵昌芳便亲热地向两位70多岁的老人打招呼,接着扫地、烧柴火……从2019年6月开始参加重庆市彭水县走马乡金银村基层扶贫工作以来,赵昌芳已经成为贫困户王有荣家里的常客。

在参加工作之前,赵昌芳是金银村的贫困大学生,2019年7月,赵昌芳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彭水县人社局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她的情况,向她提供了一个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从事扶贫工作。

在重庆市彭水县人社局驻金银村干部蔡材梁眼中,赵昌芳工作细致,从来不叫苦,对于帮助贫困户脱贫特别有耐心,也特别有热情。金银村一共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86户,赵昌芳都登门走访过不止一次。

“贫困使她能够在这个工作当中感受她所做工作的意义,那就是尽心尽力帮助别人。”蔡材梁说。

赵昌芳出生后被遗弃,她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更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1997年1月10日,赵昌芳的养父赵寿全——一个患有间歇性癫痫的男人把她从路边捡回家,给她取名赵昌芳,1月10日从此成为赵昌芳的生日。赵昌芳与养父赵寿全和二伯赵寿文相依为命。

赵寿全自幼家贫,又因患病,至今未娶,打赵昌芳记事起,他就常年在外漂泊,很少回家,打零工的收入只够他一个人在外的开销。平时,赵昌芳和二伯相依为命,各种开支由二伯负担。二伯小时候因意外失去一只手,终生未娶,他用一只手苦苦支撑这个家庭。

赵昌芳小时候,上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在二伯的鼓励下,赵昌芳从小就努力读书,家里的日子很艰苦,但二伯总是带着笑容,他总是说:“娃,你一定要有志向,要多读书,别像我一样没有文化,一辈子受穷,不能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2016年,赵昌芳顺利考上大学,因為家庭经济困难,赵昌芳产生了放弃学业的想法。“当时二伯年纪大了,眼看这个家就撑不下去了”。

也就是这一年,走马乡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在详细了解情况后,2017年将赵昌芳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赵昌芳每年有了3000元国家助学金,她在学校也申请了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

尽管有助学金,赵昌芳每月的生活费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勤工俭学,大学期间,赵昌芳发过传单,当过图书管理员,做过洗碗工,把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尽力减轻二伯和父亲的负担。

2018年8月,和赵昌芳相依为命的二伯因病去世。当晚,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忙前忙后,和左邻右舍一起料理了二伯的后事。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赵昌芳在悲痛中无比感动,在感动中生出浓浓的敬意。“也就是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和我一样身处困境的人”。

2018下半年,赵昌芳家享受了D级危房改造政策,从破陋的房子搬入虽不宽敞但是明亮整洁的新家。

2019年,赵昌芳面临实习,走马乡党委政府接受她的申请,为她提供了一个实习岗位。

“这个孩子懂事得很,学习能力又强,很快就适应了交办的工作。”对于赵昌芳的表现,大家很满意。

“通过就业扶贫政策,我从一名贫困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扶贫人”。现在,赵昌芳每月有1886元的工资收入,也买了五险,家里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并于2019年脱贫。“二伯为我操劳了半辈子,我却没能孝敬他,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这也是我回家工作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希望能多陪伴爸爸。希望二伯在天之灵,能看到我现在的生活工作状态,能为我做的扶贫工作而感到自豪和欣慰”。(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社局二伯走马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走马之乡
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劳务品牌——“襄阳月嫂”培训助推城乡妇女就业
走马金佛山
丢失职工档案属于“用人单位责任”
乡恋
走马水
晚节
“二伯”的由来
二伯的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