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婷 赵静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自媒体以其信息的广泛性、丰富性、内容的精准性和专业性等传播优势逐渐渗入到各个领域。在声乐艺术中,自媒体在音乐的传唱方式、传唱场域、创作主体、功能指向等方面突出了自身的价值与优势。本文以抗击疫情公益歌曲《谁最美》为例,通过对歌曲的调式、和声、节奏等分析,结合作者演唱其作品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作品产生的影响,发现自媒体对声乐艺术传播有着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并在国家特殊时期扮演着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角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自媒体;声乐艺术;《谁最美》;抗击疫情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識码】A
前言
“谁最累,谁最美,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最无悔,危难时一马当先不后退,服务人民,鞠躬尽瘁她最美……”随着最后一个音符伴着我的泪水滑落,由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武汉)出品,著名词作家徐环宙作词,著名作曲家舒一夫、李合胜老师作曲,共同为奋战在全民战“疫”第一线的逆行者们创作的公益歌曲《谁最美》,我很荣幸参与演唱了这首歌。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日益增多,疫情暴发最严重的武汉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面对疫情快速蔓延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力量联防联控,八方资源紧急支援,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展开一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是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来学校不到半年时间,但是我深深地爱着这所学校、爱着这座城市,希望用歌声为武汉、为学校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仅两天的时间,词曲作品出炉,当我看到曲谱,第一次试唱的时候,就被这首歌曲深深地感动了,歌词以满腔的热情和诗情画意的语言赞美“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的白衣战士,讴歌他们“敢于逆行,舍身报国”的大无畏精神,传播大爱精神,凝聚大爱力量,让人为之动容。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凝聚正能量,激发斗志,树立必胜的信心!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情真意切、积极向上。歌词语句生动、合仄押韵,旋律抒情流畅、优美动听,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适合传播、传唱。
一、结构分析
该作品的整体曲式结构是并列单二部曲式,其主要部分是由A、B两个段落加一个连接和一个尾声构成。全曲的主调为G大调。
A乐段(第1—8)小节,是该作品的主歌部分,由a、b两个乐句组成,每句4小节,形成4+4方整型对比乐段。第一乐句旋律主题既有二度迂回,也有八度跳进,变化起伏较大,停留在D和弦上,形成开放性的半终止。第二句旋律起伏不大,有明显的收束感,以级进为主,最终落于T和弦,形成完满终止。
连接(第9—12)小节,作为全曲的一个小间奏,由虚词与实词两部分组成,旋律向前不断推进,预示着乐曲高潮即将来临,并落于D和弦,对B乐段的主题充满期待感。
B乐段(第13—22)小节,是该作品的副歌部分,由c、d两个乐句组成,乐句篇幅不等,形成了4+6非方整性的对比乐段。副歌的第一句旋律主题以三度或四度的跳进为主,旋律高亢激昂,成为全曲的高潮。副歌第二句与之对比,形成以级进为主的旋法特点,使音乐的情绪逐渐下降,淡化,原本四小节应当结束的位置又扩展了两小节,目的是为了让作品有一个更加稳定的收尾,最终完满终止结束副歌部分。
Coda(第23—27)小节,是该作品的尾声部分,在全曲完满终止之后,为了能够使作品更加稳定结束,添加了四个小节的尾声。一方面对全曲起到总结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和声上强调收拢性的和声语汇进行,巩固调性及终止式,增强结束感和稳定性。
初识《谁最美》的时候,内心深深地被词意表达所打动,疫情突至,国之危难,当我们还沉浸在家人的团聚和新年的喜悦中时,他们却早已换上厚重的防护“铠甲”逆行而上,职业的责任和对生命的敬重加快了逆行的步伐,护目镜下坚定的眼神凝聚着必胜的信念,没人知道什么时候胜利,但都相信我们终会胜利。“有一个笑容,岁月里最美,就像那腊梅傲雪绽芳菲,你不必……”在网络上看见一张张印满口罩压痕的笑脸,依然灿烂、依然阳光,可谁知这笑容的背后承载着国家的重任和人民的希望。这群勇敢的逆行者很多还正如花儿一样的年纪,肩负着国之重任,没有退缩,没有畏惧,“一马当先不后退……”,满腔热血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唱响了生命的赞歌,用身体为疫情和生命之间铸造一堵白色围墙。就像寒冬里绽芳的腊梅花,面对严冬般的疫情永不屈服,隆冬绽蕾、斗寒傲霜。这是暗淡的天地间绚丽的色彩,这是严峻的疫情下国家和人民的希望。一层层防护措施下身形格外臃肿,但他们是最美的;工作间隙席地而睡,他们也是最累的。人人唤作他们为天使,但宛如战士一样,肩负国人安危勇敢战斗;他们是我们的好兄弟,是我们的好姐妹,是国家的卫士,是人民的英雄。
二、自媒体对声乐传播的影响
自媒体的概念源自于2003年由美国人谢因波曼和威利斯提出的“We Media”, [1]随着网络的发展因而也出现各种不同的形式,就国内而言,最早的自媒体形式主要有博客、个人网站,之后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是微信公众平台、百家号、抖音等客户端,因此,自媒体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自媒体语境中,声乐艺术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而出现呢?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声乐艺术欣赏为主的自媒体类型。这种自媒体的目的主要是以经典的声乐曲目欣赏作为主要内容,声乐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作为自媒体人而言,在声乐形式的选择上纯属于个人的爱好,即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展播相应的歌曲。这些自媒体人的身份并不固定,有的是声乐爱好者,也有专业的声乐从业人员。二是以声乐教学为主的自媒体类型。随着网络的发展,声乐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形态,比如很多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演唱家录制的教学课程、大师课等在网络上广泛存在,人们可以从手机、电脑等载体上直接观看和学习;而且这种声乐线上教学基本上涉及了美声、民族、通俗等不同的声乐形式,可以说在内容上非常的丰富。三是以声乐作品创作为目的的自媒体。这种自媒体仍然是以教学作为主要途径,其教学的内容不是声乐演唱或者技能训练,而是教给大众如何创作歌曲,以歌曲曲式、旋律、和声教学为主,这种自媒体所面对的群体较小,因为歌曲创作要求人们要有一定的音乐专业基础及歌词创作能力,但是,目前这种歌曲创作的自媒体不断地涌现出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自媒体语境中的声乐艺术基本上包括了声乐欣赏、声乐教学、声乐创作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实际上也是声乐艺术实践三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可以说,以声乐艺术传播为主的自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自媒体作为一种大众网络传播平台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各种公众账号、直播账号等形式在文化艺术传播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相对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随意性、传播性。[2]它的出现, 正好为所有热爱音乐以及想要学习音乐的人提供了机会。一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自媒体以网络作为媒介,因此,在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方面吸收了网络的优势。以声乐欣赏的自媒体为例,媒体人可以通过网络链接的形式将所要传播的内容直接进行编辑和制作,经过平台审核之后便可以直接发送到网上,人们通过对自媒体公众号的关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欣赏,而且不会受到时效性的限制。这种优点也体现在声乐教学方面,自媒体人将声乐教学的内容发布之后,人们可以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而且这些教学视频在非特殊的情况下会长期存在,人们可以增加关注的方法而成为自媒体人的“粉丝”,即可以随时进入观看学习。二是自媒体声乐内容的丰富性。当前,自媒体声乐内容基本上可以归类为欣赏、教学、创作三类,每一类都有丰富的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例,有美声、民族、通俗等不同的形式,而且在技术训练上包含了气息、咬字与吐字、发声、真假声转换等多样化的内容,如果人们想学习哪一方面的技巧,可以随时点击观看进行学习。还有很多以具体歌曲教学为内容的平台,包括很多经典的美声、民族歌曲和当下十分火热的流行歌曲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内容。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自媒体声乐艺术的内容也处于不断的丰富和更新之中。就拿抗击疫情主题公益歌曲《谁最美》来说,这首作品在新华社、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网、环球网、央广网、党报头条、人民政协网、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腾讯视频、腾讯短视频、一点资讯、好看视频、华语流行金曲榜、闪电新闻、山东微资讯、灯塔党建在线、青岛日报、爱青岛、微市南等平台播出,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后,2天的浏览量达到100万+,其MV在电视台播放后,记者采访了一位市民,她说:“看了《谁最美》MV以后,我感触很大,特别是医护人员,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看到一个我认识的护士长,我看她摘下口罩的时候脸上每一道血印,我真的流泪了,真的很心疼他们,他们义无反顾的奔赴在现场,真的很感动。”用真实的凡人凡事讲述最美的抗疫故事,让更多的人理解了广大医护工作者和许许多多“逆行者”们的艰辛与大美,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三、结语
进入自媒体时代,我国信息传播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传播方式也呈现出交互性、大众化、平民化的趋势,并体现在各行各业中。在声乐表达方面,自媒体以其良好的人际交互和较大的影响力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国家在某个重大时期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自媒体平台以独特的方式传播抗击疫情公益歌曲,向大众传达着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的坚持不懈、救死扶伤、人间大爱精神,也是此次抗击疫情、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介质。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话语结构,更是精神层面的情感表达。[3]对于自媒体人而言,要从主体意识出发,本着负责的态度传播声乐艺术,在内容的发布上要做到客观性、系统性、全面性,真正发挥自媒体的社会实用价值。对于接受群體而言,在对自媒体上的内容进行选择时,需要有所甄别,因为自媒体中关于声乐艺术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欣赏和学习,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对声乐艺术的追求,满足自己的爱好。因此,可以看出自媒体对声乐艺术传播的影响,不仅需要自媒体人要有责任意识,而且对于接受群体而言也需要做到积极参与和客观评价,只有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媒体在传播声乐艺术过程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澈.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美声声乐教学课程网络平台推广研究[J].当代音乐,2019(2):24-25.
[2]周洁.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歌曲音乐会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19(12):129-130.
[3]徐桦.“互联网+”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音乐,2019(7):28-30.
作者简介:袁慧婷(1987-),女,汉族,山东青岛,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表演;赵静(1981-),女,汉族,湖北孝感,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