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勤民歌是传唱于甘肃省民勤县及周边地区的用民勤方言演唱的民间音乐,曲目数量繁多,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兼具南风北韵,是西北地区音乐宝库中的瑰宝,是西北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关键词】民歌;风格;价值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活化石。
民勤民歌是传唱于甘肃省民勤县及周边地区的用民勤方言演唱的民间音乐,曲目数量繁多,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短小精悍,易于传唱,优美动人。它以民勤特有的艺术风格、坚强的生命力、多姿多彩的风貌,表达民勤人民的悲欢离合,抒发民勤人民的生活情感,集中体现民勤人民的精神、性格、气质、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思想态度、审美情趣等,是根植于民勤大地的民间艺术,是西北地区音乐宝库中的瑰宝,是西北民间音乐的活化石,被称为“良心深处的良心”“声音之上的声音”。
民勤地处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三面环沙,是典型的沙漠绿洲地区,故有“沙乡”之称。自古以来,民勤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留下了绚烂绮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歌曲。特殊的、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民勤人淳朴豪放的性格,也造就了民勤民歌粗犷优美的特色;艰苦的自然环境,多样的民俗风情,造就了民勤民歌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多姿多彩的民勤方言,造就了民勤民歌浓郁的地方色彩。
民勤民歌源远流长,在当地传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随着历史年轮不断发展演变。民勤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中西贸易及文化交流的桥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大批军队长期驻守此地。明洪武初年和清雍正初年,朝廷大规模向民勤移民,戍边屯垦的军队、大批移民来到镇番(民勤古称),把他们家乡传唱的一些民歌带到民勤。东西文化、民族文化、军旅文化长期交流、融合、渗透,民勤民歌和江、浙、晋、陕民歌及西域民歌不断融合,催生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民勤地域特色、风格多元化的民勤民歌。千百年来,历经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传承、演变、发展,形成了兼具北风南韵民间音乐表现形式,代代传唱,延续至今。清中叶及民国时期,随着大批民勤移民流传到内蒙古、新疆、河西走廊及丝路沿线,对这些地区的民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民勤民歌根据体裁不同分为劳动歌曲、小调、山歌(花儿)、社火秧歌、酒曲、其他民歌6大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庞杂,曲目丰富,在我国民间音乐领域屈指可数。
一、民勤民歌的分类
(一)劳动歌曲类
在生活中,人民总喜欢把一些单调、乏味的劳动和歌唱联系在一起,使劳动美化、娱乐化,这是中华民族极其优秀、极具智慧的民间文化传统。民勤的劳动歌曲也不例外。民勤民歌中的劳动歌曲基本是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歌,通常在集体劳动时歌唱,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这些劳动号子节奏鲜明有力,音调单纯流畅,情绪乐观豪放,演唱方式多为“一领众和”,领唱、和唱交替进行,大都无固定唱词,唱词大都是在劳动进行中由领号人见景生情,随时即兴编唱。既能统一号令,协调动作,组织指挥劳动;又能鼓舞情绪,振奋精神,助气出力,减轻劳动疲乏,有一种号角似的作用。虽有曲调,但主要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统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表现性。
(二)小调类
小调,又称“家曲”“家歌”,民勤当地人习惯称为“小曲子”“小调子”或“春歌子”,是民勤人民在休息、娱乐、节庆等场合随时可以哼唱的各种小曲,是民勤民歌中數量最多、内容最丰富、色彩最绚丽、流传最广泛的一个类别,也是民勤民歌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河西小调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在民勤广袤的土地上,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场上、院落,到处都能听到小调的动人曲调;无论在春种、秋收,还是在年关、节庆,都有小调的伴随;秧歌、社火更是离不开小调的身影。
(三)山歌花儿类
山歌是指在山间田野或崖畔、场院所唱的一种短歌。民勤地处沙漠绿洲,在民勤流行的山歌、花儿很少,内容大多是反映人们困苦生活的,如《走口外》《花儿菜》《纳花歌》《蚂蚱姑娘》《瞎子闹三荒》等,朴实真挚,歌词凄苦,曲调悲凉,听来令人唏嘘泪下。这些山歌形式短小、单纯,一般为上下两句的乐段结构;词曲格律均较自由,便于歌唱者抒发自己的感情;歌词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或思想感情即兴编创,因而感情真挚、朴实;不需伴奏,无一定调高,随时随地张口便唱。
(四)社火秧歌类
逢年过节,民勤有扭秧歌、耍社火的风俗。但专门演唱社火秧歌的歌曲很少,流传下来的主要有《闹社火》《四曲子》《春官曲》等,热闹诙谐,风趣逗笑。社火队所唱的秧歌调多是当地流行的一些民间小调,许多小调由于曲调优美、结构匀称、节奏鲜明、适于歌舞而常常被用在扭秧歌、耍社火之中,又说又唱,且歌且舞。这些小调大都是红火喜庆的,或热闹逗笑的,更显民歌的灵活与多变。
(五)酒曲类
民勤民歌中还有少量的风俗歌,主要是酒曲,也叫酒歌、猜拳调,是人们在饮酒或在喜庆宴席上猜拳行令、推杯换盏之时用于助兴的一种小调,可分猜拳酒曲和罚唱酒曲,如《猜酒令》《数麻雀》《尕老汉》。歌词风趣、诙谐,曲调欢快、明朗,既能增添酒场的欢乐气氛,又能锻炼饮酒者敏捷应变的思维能力,还能延缓饮酒时间,减小酒醉伤身的不良作用。
(六)其他类民歌
民勤民歌中还有生活实用类的歌曲,即生活音调,其曲调活泼,音域不宽,吟诵式较多,节奏性较强。如哄孩子睡觉的《哄儿歌》《哄娃娃》《哄小人》,吆喝鸟雀不准啄食庄稼唱的《吆鸟歌》《咕噜噜》《麻雀儿寻食》等。还有反映宗教内容的道教、佛教歌曲,甚至巫家的歌曲,如《仙家乐》《朝斗调》《南无祥云》《十炷子香》《天公天母》《布续调》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另外,还有一种叫作《口歌子》的歌曲,是歌者一时兴起而把自己的生活遭遇及感情欲望随时填为唱词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想啥唱啥,内容广泛。如《口歌子》中,歌者若对某种人反感厌恶,他就随口编唱道:“马不走用鞭杆打,鞭呀鞭杆打;人不要脸没办法,没呀没办法。”这类即兴编词的小型歌曲一般只有两三个乐句,短小易唱,人人都可以在其中表达自己的生活感触和思想,并享受歌唱的快乐,因此受当地爱唱歌的群众及一些青少年的喜爱。
音乐文化,尤其是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体裁、风格、演唱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别。民勤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细胞,民勤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承、历史沿革等因素,为民勤民歌的萌生、形成、发展与衍变提供了丰厚而肥沃的土壤,形成了民勤民歌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特点,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特征。
二、民勤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地域性
民勤民歌是生长在民勤这片土地上的奇葩。民勤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是民勤民歌赖以产生的土壤和代代传唱的基础。民勤在历史上是多民族聚集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本地民歌、小调和江、浙、晋、陕民歌及西域民歌长期不断交汇融合,产生出独具北风南韵的民勤民歌。无论歌词语言还是曲调旋律,民勤民歌都有别于其他地区,与民勤方言的发音、语调(抑扬)、语气(重音),特别是声调(四声)有着密切的关系,独树一帜,自成脉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独特性
民勤自然地理环境独特,一代又一代的民勤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息繁衍,造就了民勤人勤劳朴实、坚毅忠勇、粗犷豪迈的性格特色。这种性格特色在民勤民歌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民勤民歌运用民勤方言演唱,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体,形成了独特的韵味。歌词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清新明快,朴素自然,又不乏诙谐幽默,曲调优美,唱腔朴实豪放,情感真挚,男腔粗犷豪放,女腔优美动听,皆为原生态唱腔,不矫揉造作,词句与生活贴近,充满艺术生命力。民勤民歌歌词句式多样化,词曲结合较为固定,节奏顿挫分明,适于反复歌唱。有部分民歌的曲调接近眉户风格,从调式色彩可分为“花音”与“苦音”两类。同时,由于民勤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部分民歌吸收了内蒙古爬山调和河州花儿的风格和形式,但其本身风格还是独特鲜明的。
(三)流变性
民勤民歌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在世代相传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歌唱者,常按个人需要,将某首现成民歌作为蓝本,进行即兴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这就是民歌创作和歌唱中的即兴性。在即兴编词的同时,民歌的曲调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出现了一首民歌有许多变体的现象,如《绣荷包》《王哥放羊》《放风筝》《扬燕麦》等曲目,以不同变体在民勤民歌中出现。
(四)诗乐性
民歌是诗与乐的高度结合。民勤民歌紧贴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为多。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叙事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体现。民勤民歌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达深刻的思想感情。总体来看,民勤民歌诗味浓郁,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民勤民歌是民勤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民勤方言,通过口传心授,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发展,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民间音乐,兼具历史、社会、民俗、文学和音乐价值,是充满才情与智慧的艺术创造,是民勤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民歌的优秀代表之一,是中国民歌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瑰宝。
三、民勤民歌在中国民歌上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价值
民勤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民间艺人加工和外来文化结合,开放出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在题材上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犹如一幅幅纷繁生动的风俗画,是真实生动、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文化样本,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及文化民俗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社会价值
民勤民歌千百年来在城乡广泛流传,不论男女老少,都曲不离口,时不时喊上几句,吼上两腔,唱喜唱忧,唱乐唱苦,直抒胸怀,用歌曲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意愿、理想、祝愿和祈昐,成为陶冶情趣、愉悦性情的最佳文艺活动形式。民勤民歌来源于民间,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并以不同方式反映民勤人真实的生产生活,塑造出民勤人坚毅、朴实、勤劳的性格特征。民勤人民创造民勤民歌,民勤民歌鼓舞民勤人民劳动斗争,丰富民勤人民生活,对人民生活有着广泛深入的作用,是人民倾吐心声、抒发情感的得力工具,是劳动人民生活中的教科书,起到传播知识、寓教于乐、劝化人心的作用,是反映民勤人民生产、生活、心理、爱情、意志、愿望和历史全貌的民间艺术。在民勤民歌中,有一部分民歌属于劝善规过、醒世箴言类的传世佳作,这些民歌在轻松愉快的歌声中,把传统的道德观,很自然、融洽地传授到群众中去,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艺术价值
民勤民歌具有主题鲜明、题材广泛、民俗多样、语言独特、歌词朴实、曲调优美等特点,无论音乐还是文学,都有很高艺术价值,是乡土文学的精华,是民勤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方言紧密结合,音乐表现按照“依字行腔”原则,语言特点突出,唱者顺口,听者悦耳,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表现手法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抒發生活的喜怒哀乐。节拍以2/4、3/4拍为主,调式以徵调式、宫调式为主,曲式结构以对应性结构和起承转合结构最多,音阶、调式、旋法、节奏及曲体结构等诸多要素构成自己的艺术特点。旋律简单优美,音调高亢嘹亮,节奏比较自由,演唱技巧丰富。南北交融的艺术风格,独特的曲目、唱腔、曲调,对于研究西北民间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四)人文价值
民勤民歌直接反映了民勤乃至西北地区的历史、社会、劳动生产、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民俗民风、日常生活,表现形式生动,内容深刻广泛,几乎无所不包,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可以说,哪里有人民、有生活,哪里就有民歌。民勤民歌是民勤人民生活的镜子,是人民的喉舌,是人民的亲切伴侣,是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研究民勤乃至西北地区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人文研究价值。
“民歌恰是穷乡好。”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在不断发生剧烈变化,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已成定势。面对传统艺术在现今时代发展的困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民勤民歌的重要性。保护、传承、创新、演唱、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文化担当。
参考文献:
[1]王志毅.民间音乐的当代传承方式[J].民族艺术研究,2010(5).
[2]张天彤.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2001(1).
[3]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音乐研究,1999(2).
作者简介:杨立中(1976-),男,汉族,甘肃民勤人,本科,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非遗保护,文学与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