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士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07 06:24:40王小琳陈维贤蒲树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工作量问卷护士

陈 丹,王小琳,陈维贤,蒲树英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放射科;2.检验科;3.康复医学科,重庆 4000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护士由于其工作性质,必须要与各类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长期过度紧张和处于高强度压力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若不及时识别和疏导,必然会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COVID-19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课题组进行了此次调查研究,旨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重庆市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护士328名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纳入标准:(1)具备护士执业资格;(2)疫情期间在岗;(3)自愿参加本调查研究。排除标准:(1)非临床一线护士;(2)规范化培训护士。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护龄、学历、婚姻状况、职称、医院等级(性质)。(2)COVID-19相关信息调查表:包括是否为定点隔离或防治医院、是否熟悉COVID-19院内防控措施、防护物资是否充足、是否接诊过确诊或疑似病例、COVID-19疫情以来工作量的变化、是否担心感染COVID-19。(3)焦虑自评量表(SAS):由受试者根据过去7 d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是否有焦虑或焦虑的程度;该量表一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症状出现的强度采用李克特4级评分法,其中15个条目采用由1-4的正向计分法,5个条目采用由4-1的反向计分法,20个条目的累计得分为粗分,标准分=粗分×1.25[1]。焦虑标准分<50分为无焦虑症状,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2]。本次测量中,该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56,具有较好的信度。

1.2.2资料收集 调查表设计完成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成在线问卷,于2020年2月利用微信推送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39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28份,问卷有效率为96.8%。

2 结 果

2.1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焦虑状况 328名调查对象的SAS评分为(42.76±8.26)分;焦虑状态分布:无焦虑症状80.8%(265/328),轻度焦虑16.2%(53/328),中度焦虑2.1%(7/328),重度焦虑0.9%(3/328);焦虑发生率为19.2%(63/328)。

2.2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护理人员是否接诊过确诊或疑似患者、工作量变化、是否担心感染对焦虑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明显影响(P<0.05)。接诊过确诊或疑似COVID-19患者的护理人员中有焦虑症状(包含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者占29.2%(33/113),未接诊过的护理人员中有焦虑症状者占14.0%(30/215)。见表1。

表1 328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焦虑状态的单因素分析[n(%)]

续表1 328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焦虑状态的单因素分析[n(%)]

3 讨 论

本次调查中,19.2%的受访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发生率高于健康体检人群[3],且SA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和杭州某疫情定点医院护士[4-5]。据文献报道,非典流行期间,临床一线护士存在较高水平的焦虑状态[6],而一项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治的护士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恐惧感[7]。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它产生于危险不明确而又会来临时人对危险持有的警戒态度[8]。本调查显示,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士焦虑发生的原因与接诊过确诊或疑似病例、工作量的变化及担心被感染有关,与徐明川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

COVID-19传染性极强,传染源主要为COVID-19感染患者,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人群普遍易感,在接触COVID-19患者时,需严格采取二级防护。防护设备的使用会造成护理人员的不舒适,而且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即使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护理人员仍担心被感染。黄敏英等[10]的研究显示,感染科护士辞职和要求调岗的原因中,担心环境安全对健康造成威胁者、职业暴露风险大的占比为100.0%。本调查显示,接诊过确诊或疑似病例、担心被感染的护士焦虑的发生率均高于未接诊和不担心被感染者。 COVID-19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除了要完成常规的护理工作,还要参与疫情相关的诊疗、防护、应急等培训,同时要对病区的疫情防控进行管理,诸多工作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11],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如不及时干预,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临床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安全造成隐患。

多个研究显示,不同科室的临床护士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加重临床一线护士的焦虑[12-13]。有研究表明,COVID-19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躯体症状(如头痛)与心理压力显著相关[14]。因此,为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除了护士自身注意识别焦虑症状和自我调节外,疫情期间,科室可建立心理疏导应急小组,通过参加心理疏导培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日常解压、疏导,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出现的焦虑和其他心理症状,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并进行记录、跟踪管理,以减轻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同时,管理者还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设施建设,尽可能保障防护物资和设备供应;普通病房要加强流动人员如陪护、探视者的规范管理,降低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的概率,减轻护士因担心被感染而导致的焦虑;注意弹性排班,及时补充人力资源,避免因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工作量大量增加;加强人文关怀和激励,在关心护理人员本人的同时注意关心其家人,必要时为护理人员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以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状态。

综上所述,COVID-19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因接诊确诊或疑似患者、工作量增加、担心感染而出现焦虑症状,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产生焦虑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以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猜你喜欢
工作量问卷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问卷网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问卷大调查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