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在高职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2020-12-07 16:51:38虞智辉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虞智辉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社会前进的方向,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以深圳柴火空间为代表的创客企业的推动下,国家适时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创新发展和创新实践,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也强调高校教育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更新培养人才观念,鼓励学校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进行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该积极进行创客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

一、创客教育的含义

英文单词“maker”,原意是制作者的意思,引申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事各种具有创新价值的工作。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制作者逐渐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呈现为现实中的产品,因此我们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总结了一个新名词,创客。创客鼓励自由交流,喜欢动手实践,这种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与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职业教育提倡的“在实践中教学”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2]。因此,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项目式或者任务式的教学方式,使用信息化工具,追求创造,提倡分享,培养多学科知识融合,从而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素质教育。

二、创客教育的特性

创客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将想法变成现实,从而使学生改被动为主动,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吸收者,担任项目策划者、项目设计者、项目执行者等诸多角色,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创客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倡导以必要的信息化工具,多媒体手段作为创客教育基础;鼓励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方式,最终要以实实在在的作品作为评价创客教育的主要指标。

三、创客教育的现状

创客教育率先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政府发布了《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教育创新倡议),并根据这一倡议,成立了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其宗旨就是“每个孩子都是创客”。在美国,上至大学课程、博士研究生的STEM项目,小到每一个小学的课堂的创客空间,都有创客教育的身影。创客教育作为美国政府提倡并推行的教育体系,因其覆盖面广、又强调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被誉为美国的素质教育。

在我国,从2015年开始,创客教育开始被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计划,国家和行业对创客教育的投入也开始逐渐增多,随着时间地发展,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创客企业有深圳柴火空间,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等,创客教育做得比较出色的学校除了部分著名高校外,也有温州中学、北京景山学校、深圳二中等,创客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3D 打印、机器人、Scratch编程、基于Arduino的制作等几个方面[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学校的创客教育都是跟风,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创客教育的特点,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创造出来的作品寥却没有实际的推广使用价值,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使创客教育流于形式,成为政绩工程,没有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创客教育在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变成了功利教育,以形成新产品为主要目的,但在教育上却没有很好的研究。培养创客需要教育来完成,创客教育是新时期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创客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中,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创客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创客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应当尽量把这种教育形式落实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前面说过,创客教育的创新性与高职教育提倡的“学习-实践-学习”的教育理念极其吻合,而《图像处理》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课程,非常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如果能够把创客教育很好的融入到这门课的学习中,则必定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创客教育推动了《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教学改革

1.《图像处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模式,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时间和实践操作,实训环节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必要的企业岗位指导,导致学到的并不是企业真正需求的,企业真正需求的在课堂上反而没有学到。学生进去企业,还需要接受企业的再次专业化培训,浪费了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通过创客教育可以来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以企业需要的项目式来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图像处理》老化的教材和课程内容已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了图像处理相关课程,进入高职后又来学习同样的内容,普遍会产生一种厌学的情绪。而通过创客教育,可以及时地更新知识,做到知识与时代的与时俱进。

3.《图像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单一枯燥,教师上面教,学生下面练,依样画瓢,学生自我创造性被扼杀了,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而创客教育的实践性、时效性很强,引入企业真实案例,真实要求,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真实锻炼,特别当学生的作品符合企业要求,得到企业认可,更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在《图像处理》课程中,创客教育无论是从教学模式,教训内容还是从教学效果来看,都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二)创客教育在《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优化整合 情景体验

在《图像处理》课程中,创客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需要教学的创造性。活化教学内容,预设相应教学情景,营造相关任务氛围,指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互动,在情景体验中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领会基本的课程知识,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这种情景的体验效果,能够让学生不抵触,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激活自己的思维,唤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全面整合[4]。

2.合作开发 创意挖掘

创客教育是一种项目式的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创客课程,应该是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是各学科之间知识的互补,因此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也越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个体而言,知识的储备是有限的,无法达到各学科知识的均衡发展,但都能发掘出各自擅长的领域,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取长补短,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创客教育的目的。比如《图像处理》课程中,对于美食海报的设计,就需要融合美工、构图、色彩、心理学、营销学以及必要的文字功底技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特长,互助合作,明确分工,共同参与,从而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3.多元评价 创意分享

因为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传统的作品评价模式,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在《图像处理》课程中,教师会利用每次课前或者课后时间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每件作品,寥寥几句,效果不佳。但在创客教育中,作品完成过程中本身就具备多元化因素,因此对于作品的评价,也应该多元化。《图像处理》的多元化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评价渠道多元化,创客教育的过程就是分享,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课堂分享,延伸为网络分享,如朋友圈、专业论坛、公众号等多元化的分享空间,得到多元化的评价渠道;第二,评价者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空间,也就带来了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师评价,扩展到同组同学评价,不同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网络参与者评价等;第三,评价角度多元化,创客教育主张从多方面来评价学生和作品,包括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生个体的参与程度、学生个体间的合作程度、作品合作完成效果、作品涵盖的知识技能、作品表达的情感价值等,用正面、积极的评价结论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三)创客教育在《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完成标准,《图形处理》课程的创客教学目标,是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出发,通过对项目式的分任务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分析和解决实际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2.教学资源的收集。创客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能适应企业要求,学习的技能不脱节,因此,最好的教学资源是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但企业案例综合性强,学生一开始不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将综合案例根据教学知识点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案例,并整理归类,保证有足够量的真实案例供学生的学习使用。

3.教学内容的确定。创客教育一般是没有固定教材的,因此《图形处理》课程的普通教材只能作为创客教育的一种参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一要考虑内容的切身性,符合高职学生的特性;二要考虑内容的复杂性,要符合创客教育多知识的融合;三要考虑内容的强度,既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又能满足企业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创客教育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自开展以来一直受到各界较高的关注,其特有的创新、实践、共享的教学内涵,能很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推动创客教育在各课程的探索和实践,适应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