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生育观是人们在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生育的理念和看法[1]。随着21 世纪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急需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动力需求。研究女性的生育观对于宏观调控生育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是推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古到今,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建设人才,因此没有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而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阻碍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社会的进步。因此,在1966 年1 月28 日制订了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到21 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2015 年10 月29 日,中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在不断加深,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是我国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一些外国人口学家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全体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并且有人在拉丁美洲做过相关调查表明:就一般情况而言,参加工作的妇女比单纯的家庭妇女生育率更低,有知识的妇女比没有知识的妇女生育率更低。并且这种受教育程度与生育率成反比的情况,在我国也表现出类似的倾向。因此本文则试图探析女性受教育程度对生育观念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原因为更好地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社会改革依据提供理论基础。
受教育使得女性获得了知识,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使得女性开始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并且对女性的生育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晚婚晚育既是我国历来提倡计划生育所宣传的口号之一,也是女性受教育带给女性生育观的影响之一。在客观方面,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业上,一个普通人从幼儿园开始算起,读到高中需要18年的时间,读完大学一般需要22 到23 年的时间,读研究生和博士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3]。一个博士生学历的女性往往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已经三十岁出头,在客观上决定了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越会选择晚婚、晚育。
在我国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地方流行着老旧的思想。尤其是在我国某些地区,许多家庭甚至会将生男孩儿看作是夫妻情感是否达标的标准之一。一方面这种思想在过去农业社会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和道理,但另一方面,在现代这种想法往往是思想禁锢,保守的表现[4]。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落后的思想开始越来越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医院,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医学手段来鉴别胎儿的性别。但是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受到过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女性会摒弃这种重男轻女的保守思想,转变为一种更开放的生育观。
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国策宣传的影响,大多数人潜意识里生育自己的数量都是一个。虽然自2015 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传统家庭选择赶忙计划生二胎。但就国内的一些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对于二胎政策的影响是比较理性的。大多数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仍是出于对于孩子培养成本,自身事业追求等方面考虑选择生育一个子女。也有一些出于其他方面的考量选择生养二胎。但数据表明这些选择都趋于理性,而非盲目跟风或保守。这点相较于以往传统家庭盲目生育的情况来说具有很大进步。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生育子女考虑的仅仅是温饱问题,如果一个家庭能够承担的起养育子女的费用,那么这个家庭就具备了生育子女的条件。而随着当下社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再加上长期的计划生育国策对女性生育观念的影响,一个家庭更加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尤其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会对孩子有更高的期待。这时候女性对于生育的考虑就不仅仅只是温饱水平上的,更多的是对于一个孩子各方面的培养。当下城市地区街头林立的各种幼儿、儿童培训机构,则恰恰从侧面说明了这点。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生育观中,会更多的考虑到孩子的培养问题。
要想正确的分析女性的生育观中受教育程度的因素,那么首先就要考虑到教育对于女性生育观念所带来的影响。
教育程度的提高往往使人们更加注重自己个人价值的体现。这也就是说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女性更加注重自身的技能与发展,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往往会将眼光放到自身未来的幸福以及人生的追求上。一个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往往更愿意花时间在自身的提升上。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大背景下,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环境的开放,使得女性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我。越来越多的女性会把生育看作是对自我提升的一种阻碍。因为生育就意味着女性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子女的抚养上,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势必会影响到女性的自我学习和提升上。因此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会在生育与自我提升上进行抉择和平衡,这就导致了许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晚婚、晚育甚至选择不生育的生育观。
由于男女在生理方面有所差异,男性在从事体力劳动方面具有先天性优势,而女性的社会分工往往更倾向于服务业与脑力劳动。相比较而言,在教师、医生、会计等领域,女性所占的比重更大。这些领域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才能参与,并且也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工作成就感。这就导致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往往会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过早的选择生育。并且这些领域的工作相对比而言更加稳定,更需要女性去投入毕生的精力去经营,这进一步加强了女性不愿意过早生育,选择晚婚晚育的生育观。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往往认为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人生的第一大任务。这固然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观念影响所导致的,有其存在的时代合理性。但随着人类步入21 世纪,社会体制在进步,人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个人的价值开始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受过教育的女性往往具有更开阔的事业以及更开放的理念。尤其是对比我国农村地区以及城市地区女性生育观念便不难发现我国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生育观的影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思想,女性的生育观念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而现在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往往不会过早的选择结婚以及生育,她们会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花在奋斗和拼搏上,她们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社会价值追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相对而言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城市地区生育率更低。
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使女性更好地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环境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制约。并且,在我国长期计划生育国策的宣传下,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会选择响应政府计划生育的号召。她们有较高的社会意识,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更容易形成晚婚晚育的生育观。而这种生育观一但形成,想要扭转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国2015 年开放二孩政策以后,我国生育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生育目的指的就是人们想要孩子的原因,这点对于女性的生育观是起决定作用的。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生育的最主要目的有时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增加家族人口及劳动力。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大部分城镇地区的居民不再需要依靠子女来养老,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养老金和退休金来保证晚年生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子女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这种经济上的富足再加上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就很容易瓦解。尤其是对于受过教育的女性来讲,现代生育的目的往往已经不再是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方面原因,而是为了增进夫妻情感,使家庭幸福圆满等等。而一旦这种生育目的形成以后,女性对于孩子的看重程度则不那么突出。生育变成了女性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像传统那样自己整个一生是为生育,为传宗接代而活。这样也就使得女性的生育观更加的个性化,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选择,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选择不生育,而是以领养的方式代替生育。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社会,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调整,因此,国家也出台了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而由于前文所分析的,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女性对于生育的意愿明显下降。因此有必要找出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女性生育意愿。
女性不愿生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经济压力。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产假制度,延长带薪假期以及完善男性陪产假制度,为妇女生育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另外,政府方面也应该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号召公共场所为妇女提供哺母婴室,加大母婴用品市场监管力度,从实际出发给妇女生育以实质性的补助。
年轻夫妇在新婚生育之后,常常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的看管问题。在中国,老年人帮助年轻子女带孩子已经成为常态。由于当下妇女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因此对于照养孩子的一些看法与老年人有所不同,这种分歧在短期内不会显现,但长此以往极有可能酿成家庭矛盾。因此,鼓励企业完善员工福利,建立私人的托儿机构有利于解决这一家庭矛盾。在政策上,政府可以给予相关的免税优惠来进行侧面资金扶住,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以此来推动整个社会生育率的提升。
学校、医院、政府部门工作领域是受教育女性人群相对比较集中和密集的地方,可以通过一些政策上的号召,鼓励这些单位放宽对女职工入职的年龄以及学历限制,适当减少女性职工的就业压力,让女性职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及抚养子女上。
综上所述,从宏观的社会环境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生育意愿越低。这种生育观的出现,除了和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有关以外,受教育程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在提高,而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急需调整。因此,有必要通过上述的一系列对策来达到鼓励妇女生育,改善我国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