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 刘唐华
(1.2.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江西 赣州 341000)
素养,最早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即OECD)于1997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2002 年欧盟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提出的。素养,素质与修养的总和,指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品德、体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培养与锻炼的综合结果,具有非先天遗传的后天“教育”与人为“学习”的功能,需要通过各教育阶段的长期培养才能形成;而核心素养,是指在所有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是最根本的、量少质精的、不可取代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和核心素养是动态的、整合的、多维度的,它指向过程,具有可教性和可学性,可以规划、设计、实施、评价,也可以通过教和学进行培养,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同时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和前瞻性。
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框架),有的包括所有素养走“全面路线”,有的只关注最关键、最核心的素养走“简约路线”。但不论哪种,其核心都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适应21 世纪挑战。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素养模型有四个。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导的两种核心素养模型。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 年、1996 年、2003 年先后提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张,即“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核心素养模型,包括5 个一级指标和由此细化的20 个二级指标:学会生存(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促进自我精神;责任承诺);学会做事(职业技能;创新进取;冒险精神;社会行为和团队合作);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思维品质;注意力;记忆力);学会共处(认知自身的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有同理心);学会改变(接受改变;适应改变;主动改变;引领改变)。2.“以学习领域来划分”的核心素养模型是其2013 年发布的报告——《全球学习领域框架(the Global Learning Domains Framework)》中提出的,包括7 个一级指标(即语言和交流;文化和艺术;数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学习方法和认知;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以及从学前、小学和小学后3 个阶段划分的与上述7 个指标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基于人本主义思想提出的这一核心素养模型,强调“人本性”目标,而不是“工具性”目标,为基础教育阶段0-19 岁的学生构建了学习目标体系和学习重点,更加关注通过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心理、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和素质。
(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经合组织于1997 年12 月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SeCo),2005 年提出了知识社会要求的三种关键能力,即“以个体的成功生活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核心素养模型的3 个维度和9 项素养:1.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是个体为了实现与世界相互作用而行使社会文化工具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运用知识、信息互动的能力,运用新科技互动的能力,如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2.自立、自主行动的能力,即根据自身需要把愿景转化为目的的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复杂情境中确定自己行动的能力,设计并执行个人计划、人生规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权利、利益、责任、限制与需求的能力;3.在社会异质团体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它强调个体与他人,尤其是与异质于自身的他人的互动能力,包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等。
(三)欧盟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欧盟(EU)于2000 启动核心素养研究,2006年12月通过核心素养建议案。从2000年提出5项基本能力(IT;外语;技术文化;创业精神;社会互动),到2002 年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概念(Key Competencies)及8 项核心素养教育主张(包括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精神和文化表达),到2003 年对8 项核心素养进行文字表述修饰,再到2005 年11 月提出《以核心素养来促进终身学习》议案,历时6 年经过多次修改于2006 年12 月获得通过,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包括3 个维度(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工具)和8 个领域的素养(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科技素养;数字信息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意识;文化艺术与表达),每一素养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构成,其核心理念是全体欧盟公民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21 世纪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实现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成为欧盟各成员国引领本国终身学习、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计划的方向指导和框架参照。
(四)美、日“以能力为目标”的核心素养研究。进入21 世纪,美国和日本均构建了本国的“21 世纪型能力”。美国教育界、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组成的“21世纪技能联盟”(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简称P21)于2002 年研究并制订了《“21 世纪素养”框架》,2007 年更新并确立了以核心学科为载体、在三大技能领域下设立若干素养要求的“21世纪主题以及21世纪技能”:1.生存及职业技能(包括主动性和自我指导;灵活性和适应性;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的能力;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等);2.学习及创新技能(包括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创新能力);3.信息、媒体及技术技能(包括信息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即ICT;媒体素养)。日本的核心素养研究是由之前的“以生存能力”为核心转变成“以思考力”为核心,通过“以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来体现,强化语言力、数理力、信息力和实践力。
我国于2001 年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2013 年5 月启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2014 年3 月30 日正式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 4 号)(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该《意见》明确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包括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等;其中的“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引起了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就核心素养的概念、建构模式和具体实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16 年9 月13 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培育核心素养是各学段、各学科、所有类别教育的“共同目标”。
核心素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其教育目标,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课程即学科、经验、计划、目标等。英语,作为我国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和人文语言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参与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中的具体体现,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核心素养版)》指出,英语课程总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每一个维度又包含三个不同的要素: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品格(包括人文情怀、健全人格和社会担当),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包括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包括兴趣习惯、学习策略和用英语思维),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也就是说,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即Core Competency),是英语学科要培养的特有的关键能力,其它三个维度的素养是“横向素养”或“跨学科素养”(即Transversal or Cross-curricular Competency),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即英语语言能力是其他三个维度赖以养成的途径和载体,另外三种“跨学科素养”的发展是所有学科共同的职责,四个维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可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自我规划、沟通合作、社会参与和跨文化交际等能力,还可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活跃的思维力和学习力;其他三个维度的构建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自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核心素养理念引领着各国教育改变以往传统教育以学科知识结构培养人的课程体系,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因此,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和达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的表现,还要强化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构建和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学科在全面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