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发展“互联网+教育”在2015 年的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外语”也已成为网络化、数字化、泛在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蜂拥而至,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与以往相比显得尤为重要。外语教学不仅仅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外语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高校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协同共进。因此,当今的大学教育,在推进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同时,还要始终围绕“知识的传授和价值的引领相结合”这个根本目标。也就是说,大学外语教学要将显性的语言教学与隐形的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
南京师范大学的田朝霞教授提出“外语教学要向外语教育转变”,深刻说明了外语教学在传授学生外语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和人文。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实现教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塑造和价值引领的育人功能。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期,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不是讲思想政治课,而是借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三观的引领,品德的塑造,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标除了语言技能目标之外,还应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增强审美意识,健全人格,引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应该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是培养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对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体系。在这种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所有教师包括专业教师都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明确“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语言传播实际上也是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传递。大学英语又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学内容涉及了西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教学对象覆盖了网传,酒管,中文等各个学院的学生,教学时间为大一大二两年,影响面非常广。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能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环节,把中国古代及近代哲学思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以及现代国人的光辉事迹贯穿在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首先,高校的考评制度不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很多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评是,主要是对其教学技能进行考查和评估,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重技能轻德育的认知局面。其次,很多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思想觉悟不高,缺乏课程思政意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第三,功利性的英语学习不利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开展。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雅思和托福,因此只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批评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自身道德情操的培养。第四,现有的大多数英语课本中所选的材料多是来自英美国家,反映的都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科技,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非常有限,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可能造成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偏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关注课程思政的发展动向,增强课程育人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还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要担当好中国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国家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形势下,高校也应多提供教师们出去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比如召开全校课程思政教学的优秀案例的分享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大学外语教研室应成立课程思政教研团队,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程设置,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顺利有效的展开。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加强与思政课程教师、辅导员、学工办管理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向他们学习和借鉴思政教学工作中的经验,用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师德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外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也能得到提升。
课本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依托,教材内容基本都选自英美经典原版出版物,内容多涉及英美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学好语言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感知力和理解力。《新目标大学英语》是我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教材单元主题难度层层递进,具有思想深意,容易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教材能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
《新目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College Life 大学生活.其中Text A Life at Harvard University 讲述一位美国学生在进入哈佛前是如何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之间进行选择的,在参观了两所学校的校园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该文中,作者还讲述了作为大一新生,他在哈佛校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生活。最后作者写到虽然哈佛的学业压力大,但是选择哈佛大学的决定是明智的。这篇文章给大一新生们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面对学业压力,学生们可以成立学习互助小组,要想丰富校园的课外生活,可以参加自己擅长的或感兴趣的社团活动等。在导入部分,笔者播放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鼓励学生们要珍惜四年的大学时光,充分利用校园里各种资源,树立远大目标,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课中组织学生讨论:1.为什么要接受大学教育?2.你觉得大学教育会改变人的一生吗?为什么?3.你计划如何度过你的大学生活?通过参与课堂积极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网络的普及为外语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辅助作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网络在线自主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何克抗,2004)。“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获取知识,课上通过答疑解惑,小组协作等方式实现知识内化,课后通过协作拓展来巩固所学知识。翻转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将一些浅显简单的学习内容放到课前让学生自学,课堂上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话题的深度思考,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展开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词汇,听力,阅读,写作,翻译各个方面,教师可以在任何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中融入育人工作。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结合慕课、微课、网络资源、学习类 App 等,搭建在线互动平台,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对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并不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生搬硬套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而是要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塑造和价值引领。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慕课、微课、网络在线资源和多种外语学习软件的优势,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提升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