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珂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维度:物理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及责任、实验研究。
以物理学视角为切入点,正确认识有关物质、能量、运动、相互作用等概念,涵盖物质理念、能量理念、运动理念、相互作用理念等多个方面内容,并包含其实际应用。
学生除了需要具备物理理念之外,还应当用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本质属性、变化规律和相互联系从物理学角度予以认知,构建起基于实践经验的理想模型,并基于事实论据作出新的有创造性的观点。科学思维涵盖模型构建、科学推理论证以及创新等重要要素。
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知识时要坚持科学客观的态度,正确认识科学实质,深入理解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联系,其主要有科学实质、科学态度等。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要会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和假设,并且通过实验室进行研究,以验证论据是否成立。实验研究主要要素有问题、证据、交流、解释等。
物理课程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而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时,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向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始终只是被动接受主体,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及计算公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效果上来看,学生花大力气背下公式却不会融会贯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
物理学科作为高中必修课,为学生日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有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特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存在思想偏差,没有建立完整物理知识体系。
在进行物理核心素养教育时,教师要善于在课堂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结合例子深入探讨,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物理理念,挖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比如在讲解光的反射与折射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入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来辅助讲解,使学生通过实践观察与论证来获取相关知识,理解其成因。教师可以先进行原理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抽象概念,然后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汽车后视镜、近视眼镜、穿衣镜、玻璃鱼缸等物品引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其中包含的有关反射和折射现象。以玻璃鱼缸为例,鱼缸注水后,从外面看感觉鱼缸宽度变窄,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重点关注鱼缸注水后视觉变窄涉及哪些光学原理,最后,学生经过仔细论证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实际上就是因为水的折射原理所造成的视觉误差。通过这样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让学生明了光的发射和折射形成原理,也能够让学生在探索身边生活实例过程中掌握相关物理理念。
教师应当创设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参与实践操作,使其在思考和实操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从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比如在讲解单摆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摆长不同的单摆,分析每个单摆运动周期特点。接下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试验,试着如何让单摆加快摆速,还可以启发学生亲自设计试验方案,用实操来验证方案正确性。利用这样启发教学模式,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加快,高中物理教学需要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重点进行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强化物理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责任、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最终成为社会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