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九团中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成为我们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情况下,教育领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受重视度提高,教师要贯彻落实教学行为。
教师是主要的施教者,教师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杯水”的话,那么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才能轻松地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广,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的话,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也需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掌握发展最新动态,不断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汲取教学经验,与同事合作学习,课后翻阅研究更多的知识等,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力,为学生展现出高质量的教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知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信息技术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效率不高,针对教材中难懂、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供坏掉的计算机设备,然后在教室里面拆分计算机,为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直观展示,然后结合教材进行讲解,之后,邀请学生亲自感受计算机各个部分的组成零件,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硬件是什么,各部分计算机硬件安装在计算机的什么地方,发挥什么作用。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展示。总之,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知识,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制作节能小海报的时候,教师除了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制作海报的过程,进行一定的示范操作之外,还需要将制作小海报的教学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海报制作。在合作的過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之间还能进行取长补短。另外,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学习水平有所不同,教师为了帮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例如,在学习制作幻灯片的时候,有的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如何制作幻灯片,教师就可以直接给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直接制作幻灯片。如果他们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存在疑惑和困难,教师再给予帮助。针对没有学过的,就需要教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然后进行幻灯片制作示范,最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制作幻灯片。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多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不管是教学方法的选用还是教学反馈,最好都能够参考学生的意见。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对下节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建议,谈论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还是使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的方法。当然这只是参考意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意见酌情采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主体。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多为学生创造自主讨论,自主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学习,不是教师强迫学习,心理上更愿意接受课堂教学。课堂结束后,教师需要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提出建议,然后由某个学生代表,将学生的意见收集起来,所有的意见都是以匿名的形式呈现。不管是课前建议教师使用何种教学方法,还是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活动,还是课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教学行为,充分地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然后需要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因材施教以及做到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以上,仅为个人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探讨的一点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