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智颖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混合式教学是网络在线学习及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融合的产物,是对二者的有机整合和有效提升。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的有效途径,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其TPACK能力(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进行合理的网络资源搭建和实体课堂设计。应用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达到“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动手能力强,实践水平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课题组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行计算机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科学、完善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互补,学前操作水平测试—因材施教,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夯实基础,典型应用案例驱动—突出实践,课后自主综合设计—提高能力”的学习过程。
实施过程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线上网络教学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线下机房授课,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边讲解、边操作、边辅导、边练习,确保课程教学效果;开课前,学生可自主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教学内容,有免修意向的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操作水平测试,从而区分免修与必修,确保教师有的放矢地科学授知、因材施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理论课多设计为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实体课堂上更多地是巩固和检验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使用自编的特色案例教材与习题册,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案例已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了预习,学生带着任务到课堂进行实践,探索的动力性更强;课程结束时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综合设计,设计作业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网络平台为小组成员提供了充分的协同学习的空间,在实体课堂中学生们可以合作将讨论结果付诸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学习通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智能化平台。它利用超星二十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办公应用为一体,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信息时代的教师除了要深度挖掘学科教学知识,了解相关前沿内容,同时自身的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都要过硬才能打造出优秀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超星学习通为提升教师的TPACK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超星的“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是以在线教学平台为中心,将整个教学过程融汇贯通,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全套过程的即时数据获取、云端分析处理和即时结果反馈,可以辅助教师成功构建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生态体系。基于“一平三端”平台,课题组教师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示范,采取多人共建的方法,集中优秀教师和优势资源打造了本课程信息化的教学体系。
1.课前:按照教材在平台中建立课程章节,确定各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同时向学生实时推送学习任务,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教学资源的构建上,除了课题组自有的资源包,还利用超星提供的优质资源,提供了包括教案、演示文稿、速课、微课、分层次案例库等各类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保障。
2.课中: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直播形式,借助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直接讲授课程并与学生实时互动,直播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授课时教师可以随时推送教学文件和发起活动与学生互动。线下课堂教学的部分,可以先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针对薄弱环节示范讲解,让学生在实验室亲手实践典型案例。
3.课后: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繁多,如果想让学生课后继续完成课程复习、有效完成作业或自主深度学习,需要通过平台以通知、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增加师生沟通与互动;利用平台,教师可轻松发布、收集作业,并及时给学生反馈。
4.考核:学习通重在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学生完成课程教学视频、阅读、直播、笔记、讨论、答题、作业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专业的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轻松地获得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并可获取智能数据分析报告;线下课堂考核中,侧重学生现场实践能力的考查,过程及结果并重的多元化考核体系,有助于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课程教学效果。
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实践效果,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其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获取者,学习内驱力大大提升;超星“一平三端”启用后,相当于拥有了“云端大脑”,帮助教师更轻松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全过程的构建。但要打造精品的混合课程,教师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TPACK能力,这也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