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培 陈兴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社会实践具有德育教育功能、社会化教育功能、创业教育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但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存在流于形式、实践场所不固定、学校组织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实践经费、学生认识不足等问题,对此笔者通过实践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体制建设是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中之重,学校要建章立制,结合时代要求,出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办法,并加强动态化管理。同时,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性管理,在制度层面上形成有效约束,避免和防止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或随意化的现象,确保社会实践有成效。要建立长效化机制,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相对固定,建立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相关单位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社会实践的持续性,减少实践活动的沟通成本,提高效率。
学校要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专门机构,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重要事项,提高广大师生的重视程度。另外,可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室,招聘学生助理,让素质能力强、思想水平高的老师担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专人专岗,各负其责,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落细落地。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部门为桥梁,将院系、实践活动成员联系起来,及时沟通相关信息,使信息及时互通互达,使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更加规范顺畅,建立起“策划—组织—跟进—总结—收尾”这样的院系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教育项目,不能将社会实践简化成某一次活动、某一项任务、某一门作业,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课题深入研究,将其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训,细化培训内容,做到一般培训覆盖全员,提高全体师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实践队伍中。另外,吸纳部分学生进入有关学生社会实践后备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培养这部分学生成为社会实践的先进人员,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学习社会实践的理论、发展、措施、目的、成效等知识,扩展知识体系。同时,对加入某一项特定的社会实践的学习进行专项培训,针对某一次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培训,包括实践开始前的动员、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实践结束后的总结,进行全程跟踪,对每一个实践成员进行随时随地的培训,不断提高实践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培训的方式既要严格又要灵活,可以针对不同社会实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为“讲授式”教学方式,也可以是模拟实践操作、经验分享交流会、实践活动创意比赛、社会实践活动观摩活动等等。一味地进行教学式的培训会引起学生们的抵触情绪,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要让学生在严肃又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总之,学校要掌握培训的主动权,分层分类管理,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成效,让培训成为吸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手段,也让培训成为启发学生思想心灵、融入社会的重要窗口。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坚持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一旦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会沦为没有育人价值的自娱自乐,起不到教育作用。学校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个体能动性,从大学生的兴趣入手,对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调研,并结合大学生能力培养方案,制定既符合大学生特点和兴趣,又能够发挥教育作用,优化大学生能力的社会实践计划。要结合大学生需求,如就业、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等,深入挖掘大学生就业倾向,发掘意愿职业的基本技能,尤其还要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水平,创新思路变换形式,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提升。
不能否定,现在一些大学生课业负担重,忙于完成各种课程,或者在社会就业压力下,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提高自身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忽视了社会实践,认为社会实践没有实际价值,不能为自己带来切实益处。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必要的情况下,将社会实践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宣传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微信平台、微博等自媒体,也要开展社会实践交流讲座演讲,来吸引更多大学生了解接受社会实践,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宣传手段要创新,可以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比赛,让大学生自己设计社会实践的方式、内容,形成具体方案,对优秀方案进行评选,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适时开展相关实践,并请方案的设计者参与其中。这就潜移默化地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种隐形的宣传方式,让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而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排斥社会实践。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要遵循赏罚分明、公开公正、能力与目标结合的原则,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使得我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形成自我驱动、有序发展的机制。设立表彰大会,设置院级奖项,激励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