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良
(河南省新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新蔡 463500)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进行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遵循声部均衡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发出的声音与整体声部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正确意识自身在合唱中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声部的均衡,才能从真正意识上实现不同声部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练习曲目,例如,主调不固定在某一声部的歌曲。首先教师应当撇开主旋律,寻求各声部之间的音色均衡,再融入主旋律的主要声部进行合唱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凸显出主旋律,从而获得整个歌曲的协调。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某些学生领唱,而其他学生合唱伴唱的方式或合唱为主,部分学生领唱的方式进行合唱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意识到,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作用,成为合唱团队中的一部分,明确自身的职责才能实现合唱效果。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齐唱能力应当是促进合唱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合唱主要是由诸多的声部共同构成的,而齐唱是要求所有参与成员的声部达到一致和协调,为了更好地实现合唱效率和质量,中职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齐唱能力。具体而言,在进行齐唱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声音整齐,这样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个别学生在较为和谐统一的环境和氛围中必然会自觉调整自身的音色和音量。
一方面,学生必须对乐谱进行熟练掌握,而每一个学生均应当具备扎实的独立识谱能力,这样才能在合唱中不至于声音落后或提前,始终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有效额度把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较为简单的旋律、音色、音程教学,其后再逐渐由简入难、加深教学音程的深度。通过这样的方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合唱之前进行主动积极的专业思考,并且及时观察其他学生的整体情况,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注重于他人之间的默契配合。
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节奏训练。众所周知,音乐节奏的有效把控能够充分体现出音乐的精髓和灵魂所在,不同的音乐类型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同时,节奏的掌握和把控也能更为透彻全面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情感。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训练效果,逐渐实现节奏训练的统一整齐,引导学生自觉平衡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控制学生个性的张扬,基于团队的协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唱。具体而言,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亲身体会并感受团队的力量,从而减少自身的个性发挥,与他人进行协调配合。
另外,合唱训练效率的提高还应当注重学生声音的练习。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合唱具有丰富的声音色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和谐的音色效果,这也是合唱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优势,从而产生和谐的音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音色及音量的训练培养,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声音的审美及内涵,采用一系列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并发出美的声音,这也是当前合作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合唱是由不同学生不同的声部所共同构成的。要提高合唱效果,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合唱能力进行均衡的训练培养。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简单的二声部训练入手,将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首先通过长音进行训练,采用哼鸣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效感受到声部和谐的具体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及时提出自身观点:这样的声音是无法通过某一个成员能表达出的,也是某一个独立的声部无法体现的,其需要的是所有合唱的成员共同努力,协调彼此之间的声音。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善于倾听,找到自身合唱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且及时学习他人的优势,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体会到合唱的内涵和灵魂。只有当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和震撼,在后期的合唱学习中才能促使自身改变调整声音,与他人的声部进行有效的融合。部分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训练时害怕自身无法有效控制声音,会干扰别人的训练,导致自身无法准确把握音调,或是大声喊唱,希望通过自身的声部去改变他人的声部,这样的行为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合唱效率效果低下,声部难以平衡,整个合唱刺耳。基于此,中职院校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不同声部之间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对待。
总面言之,合唱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极其重要的,文章基于和声训练、齐唱训练、不同声部的均衡训练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