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广振
(广西凭祥市夏石镇中心小学,广西 凭祥 532605)
生活可以回归到数学,小学数学作为基础能力的学科,老师不能只传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要交会他们自主学习、讲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和意义,这些意义不仅只适用于数学这一门学科,其他学科都是相同的,在数学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全面发展能力,不仅有利于数学学科,对于其他学科也是利好作用,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发展,应试教育模式应该被时代所抛弃,不能再以考试分数将学生化为不同等级。但这不是要淡化考试的作用,考试只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一味的交会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去盲目做题、死记硬背。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何均匀的分蛋糕,都是数学和生活实践的结果,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分一个圆来模拟分蛋糕的过程,课堂中的这些实践也可以给学生打分,让学生有成就感。再比如,在试卷上还可以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让学生自由发挥,联系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情况。老师在日常学习中长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还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些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今后的学习,甚至在生活工作上使他们终生受益。老师应该转变过去教学的思想,将学习中的主导位置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思考,不要过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有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运算法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深入生活,跟随家长去商场或者菜市买东西,在家长的陪伴下算出需要给多少钱,商家应该找多少钱。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热情,即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必须要积极地关注,从多个细节上落实相应的工作。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度都具有明显不足的现象,老师如果一直在课堂上一直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课堂的沉闷会使浇灭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应该多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老师应该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趣味实践。比如在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将这个物体分割或者组凑成规则形图形,间接的计算其体积。通过旧知识去解决新知识,也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不知所粗的困难,这时就培养学生回想是否有学过的知识可以让我们解决这个困难,这一点是可以考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其次还可以将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相融合。比如在学习统计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了解家里每日每月用水用电情况,制作成相应的表格和统计图。观察是否某个月会出现过度用水用电情况,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季节性问题还是出现了过度浪费水电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数学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节约水电的意识。比如,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关于数学的历史故事,如曹冲称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再比如,在学习了圆柱、圆锥的体积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实验操作的题,给学生找一个圆锥形容器,算出它的容积; 找一节空心的水管,算出它所用材料的体积; 再找一个圆柱体的容器,运用所学的知识算出他的体积,等等。这些动手操作的实验能调动学生热情,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核 心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其他学生一起参与学习,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老师应该在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为学生创造出更有趣、更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根据老师的课题,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通过大家一起查找资料、询问记录、动手操作等实践方式,去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取长补短,大家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老师科学合理的评价,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的关注重点不仅在课本知识的内化,以及最终考试分数的多少。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老阔视野,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完成教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