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帆
毫不夸张的说,民族文化是包含纪录片在内的一切文艺样式“走下去”的根本动力,更是它们在全球化时代语境下“走出去”的关键资本。
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以及契合了借助文化输出以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民族诉求,使得历史纪录片的再现成为众望所归,这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样式受到了海外观众的欢迎
突破了以往讲座式的宏观框架,打破了主讲人的宣教式模式,旁白以一种网络娱乐化语态将历史事件娓娓道来,用一种平民化甚至搞笑的叙事方式使其卸去了历史光环,以现代化的全新叙事方式重塑历史形象。
《历史那些事》以微博热搜式的引人标题破壁出圈。叙述者隐藏在画面之后,以尊重历史的客观叙事为基础插入幽默搞怪的文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又迎合了当今网络时代的潮流,降低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受众门槛,吸引了大批忠实的年轻受众。
文物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长河中珍贵的见证者,是时间长河中前人留下的艺术瑰宝。它们记录着时代的进步,朝代的更替,文明的发展,历经了时间的洗礼与历史的磨难,是历史文化纪录片中无声的叙事者。
《假如国宝会说话》使用拟人的后期制作手法,以文物为主观第一视角,回顾自己所身处朝代的故事。打破了以往历史文化纪录片中文物作为沉默配角的地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精神贯穿结合,给观众创造了身临其境的跨时空对话感。
由于文物自身的静态性,拟人化的文物叙事表达满足了观众听觉上的猎奇心理,忽略了画面的视觉享受,不免落入枯燥无味、审美疲劳的负面感受中。文物的第一人称叙事也少了人性关怀,不免使纪录片文化内涵流于表面,缺少深层揭示。
对于当下国民生活面貌、心理状态及情感流露一直都是纪录片的重要关注点。
中国文化中常常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美食文化不仅反映着中国的地大物博,也象征着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它基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打破人际交流障碍,是制作者的真诚情感流露,也是使中国文化在世界的鲜明代表。
《风味人间》跨越地区,跨越民族,跨越季节,不仅记录着来自寻常百姓家的中国味道,还追寻同样的食材在世界文化中多样的表现方式。宏观类美食文化纪录片常常以静为全篇基调,将人们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的强烈冲击下拉入一片世外桃源般的静谧之地,回归田野,走进自然,追求平静舒适的审美享受,契合了百姓的真实生活,把握了信息时代信息碎片化泛滥下人们内心的需求。
深入基层,挖掘小人物背后的故事,以情感脉络结合时代气息把握当下受众心理,故事性与火热的百姓心声接壤,在都市烟火味中探寻人世间人情冷暖,还原生活最本真的面貌以产生移情效果。
《人生一串》以最具市井烟火气息的烧烤为主线,探寻美食带给人们的情感慰藉。以高清晰的食物影像、放大的制作声音、文采细腻的后期文本契合当下年轻人对高质量且接地气节目审美的追求。以深夜背景为情感流淌基调,揭示在烟火味中小人物的人生故事、心路历程,呈现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人情熔铸。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全球化传播,造成了大规模的外来文化流入。所以要求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志业的纪录片必须更为及时、精准而深入的把握时代脉动下的百姓真实诉求,创作出真正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优秀作品。
在纪录片中,以真实的记录画面、生动的同期声与亲切的后期解说还原了人们对于自然的征服欲与不服输的坚韧性,从而激活了观众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并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就某种程度而言,优秀的纪录片应有能力肩负起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重担当,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复原历史,以现代化心理看待历史,以长远的眼光展望未来。在历史的、民族的与现实的、现代化的融合碰撞中发现新的创新生长点,借大众文化传媒特点去探究信息冲击下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