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第二十八中学,吉林 德惠 130301)
前言:音乐课堂是对学生音乐素养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在课堂学生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方式方法,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限,授课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激起学生对象音乐的喜欢和热爱。
欣赏音乐的同时,要伴随着对刚刚展示的音乐种类的评价,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评价也可以是官方的评价,都是为了学生可以在听取评价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这一种音乐形式,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或是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只有能正确的评价出音乐给自带来的感受,才能发自内心的发现音乐的魅力。
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中《我的金色阿泰勒》,这首歌中的歌词和旋律都是在围绕阿泰勒进行描写,歌曲的整体都描述着当地生活的气氛和状态,教师在为学生播放这首歌之前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阿泰勒地区景物的图像和视频,让学生对这首音乐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引用本单元其他歌曲,比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首歌也是演奏地区的音乐,将两首放在一起欣赏,将课堂的气氛带入高潮,为学生播放前让学生对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们注意音乐中的旋律,在欣赏几遍后就让学生们凭借着自己的印象来展示它的节奏,并且教师要让学生们来评价这种类型的音乐和这首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让学生们在欣赏过后对这首歌曲进行评价。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更多与这种形式相似的歌曲,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刻的学习到音乐中的旋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聆听歌曲之间的不同,学生对每一首歌的评价都是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音乐、了解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可以询问学生们对这堂课有没有什么疑问,可以是对刚刚欣赏的音乐,也可以是对音乐的种类,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评价或是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无论是得到赞赏还是不足的评价,都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在课堂上更直接的认识音乐。
音乐与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音乐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却又包含着音乐,所以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用情感来浇灌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中欣赏的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这首音乐是弦乐器加钢琴的演奏形式,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地聆听,它能够让学生放松,在跌宕起伏的钢琴曲中能够感受到作曲家当时的心情是轻松还是压抑。在欣赏结束后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自己在听到这个曲子后内心有什么变化,是变得轻松舒适了,还是感受到作曲家内心的烦闷了,音乐能表达出一个人的情感,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情感的存在,在欣赏时教师要营造出一个合适的气氛,比如这一节课的钢琴曲就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些音符和钢琴,或者拉上窗帘营造出音乐剧的气氛,再比如戏曲欣赏时就可以是欢快的气氛,提前为学生讲解一些戏曲中有趣的事情,戏曲带给人们的积极影响或是过去人们在剧场看戏时的热闹,让学生们在潜意中认为自己身处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在接下来的欣赏中达到想要的效果,加深音乐在学生眼中产生的美感。在课堂上不能单纯地音乐教育当作是一种教育形式,要脱离教育从而在课堂上单纯的为学生展示不同种类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给带给自己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最好的动力,在音乐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但是学生对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有很多种因素,比如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是否适合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方法和音乐种类都会影响学生的状态。
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第一课《献上最洁白的哈达》,哈达是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意为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教师可以提前播放一段有关于献哈达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更贴合歌曲中的内容。学生在欣赏之后可以根据视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唱跳等等,或是做游戏,让学生进行歌曲接龙,一人唱一句接不上的学生就要表演节目,可以唱一首别的歌也可以为大家讲一个笑话,用学生们喜欢并且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转换授课形式,音乐种类一直在改变,教师的授课形式也应该转换,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自己带来的气氛,尝试用不同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种类,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激发出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求知欲,让学生内心中就已经形成对音乐的喜爱,激发学生在音乐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结: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了音乐上的情感体验,而在新课程的引导中初中音乐课堂也改变了传统的上课方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更多的音乐欣赏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让初中音乐立足于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