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茂华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 551300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学和音乐就有深厚渊源,二者能够融合主要在于二者都是感情抒发的重要渠道。情感是艺术的本质特征,所以,文学抑或音乐上所表达出的情感一定要是真实的。荀子认为,音乐是“人情所不免”的艺术。音乐和文学的不同点在于表达方式上,文学一般通过书写的形式予以表达,而音乐主要通过口传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文学一般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并表达情感。而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其一般通过节奏、旋律等方式来表达情感。《诗大序》中有言:“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虽然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文学和音乐都是呈现和抒发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途径,从本质表现来看,二者具有“殊途同归”的效果。
文学和音乐都是源自生活,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来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现象及人们的情感。例如《吕氏春秋•古乐》中这样写道:“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该句生动地描述了远古时期的人们手指牛尾、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诗大序》中所说的“情动于中”就是艺术产生的原因所在,内心有所感,而言语无法表现出来时,就会通过歌唱、手舞足蹈等方式予以表达。因为诗歌、音乐、舞蹈都是能够充分抒发人们情感的渠道,而文学、音乐都来源于人们内心的情感,所以,诗、乐、舞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文学主要起源于劳动,人们在实际劳动中如果内心有所感悟,就会进行文学创作,并由此表达出真情实感,口头创作是最初的文学表现形式。《诗经•国风》中的内容最能体现“饿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特点。例如《硕鼠》《伐檀》等都表现了广大劳苦百姓有冤无处诉说,只能借助诗、歌等形式来抒发情感的生活现状。所以,一些文学作品或音乐作品能够反应某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现象。
不难看出,我国古代文学同音乐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二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从表现内容的本质来看,二者都是抒发人们的真情实感。而从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来看,文学和音乐都是来源于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所以,古代文学和音乐从情感表现上、创作来源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以此来推断,二者具有相融关系。
通感即通过贯通感官的方式来转移感觉,通感在我国古代文学与音乐之间构建起相融的桥梁,古代文学大家都习惯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由此一方面体现出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来直观表达作者听到乐器的感受。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采用以声喻乐的手法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表达得惟妙惟肖,“急雨”“莺语”“私语”“裂帛”“银瓶”“珠落”“玉盘”“冰下泉流”“刀枪鸣响”等写法将乐声传达得生动形象,读者仿佛透过诗句直接听到了该音乐。而后“邀相见”,后发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作者将人物情感同音乐效果紧密相连,使得音乐更具感染力,也使得该首诗有声有色。再例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就是通过以形喻乐的手法将颖师的琴声跃然纸上。该诗句一二句体现柔和细腻的声音,三四句体现雄壮的声音,五六句表现出婉转悠长的曲调,七八句中乐声变得更加丰富,而第九句和第十句直接用低沉的乐声结尾。整首诗直接表现出一首完整且具有变化性的乐曲,从诗人的文字中能感受到乐曲情感的骤然变化,这体现了演奏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调整情绪的较高心理素质。诗人用“冰炭同炉”来形容琴声的突然变化,不仅表现出演奏者的精湛琴技,也表现出诗人的音乐素养,只有同样精通音乐的听众才能快速理解琴中意。此外,还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以典喻乐的手法等,都将虚拟的、抽象的听觉形象转变为生动的、具象的视觉形象。古代文学家们利用文字将听到的乐声描写出来,演奏家们通过声音传达来为听众营造出乐曲所要表达的画面,所以,听众不仅能“看见”音乐,也能“听到”文学作品。
除了通过文学作品来呈现音乐作品的例子以外,我国古代也有通过曲谱来表现文学作品的例子,例如《诗经》、《诗经古谱》等。现代音乐家也赞成音乐与文学之间具有“通感”的效果。例如林华创作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中,作者参考巴赫的序曲与赋格曲来用音乐评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集注》主要突出复调音乐创作,因此在旋律组合上更丰富于《诗经古谱》。第一首主要表现“雄壮浑厚”的风格,司空图通过力量变化及气的运用来突出雄浑风格。林华从乐曲开端到第十九小节都将双手放在低音部分,以表现浑厚音色,同时使用强音符号、踏板等来强化雄壮浑厚的氛围。到了第十四小节时,乐曲中间隔一段时间便会加入二分音符与连续线,从而形成连绵不绝的气。而这种气呈现出变化态势,所以到了三十六小节,音色骤然从弱到强,然后回到弱,再到强、进一步加强,最后到用持续加强的方式结束,与前面形成巨大的反差。第一首主要表现“冲淡”的风格,林华通过装饰音来将司空图“遇之匪深,即之愈稀”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你越想与这种美靠近,它就会离你越来越远。在十七小结中加入跳音来表现司空图的“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诗句,通过较为短促的音节来表现无法抓住、若即若离的感觉。司空图所说的“阅音修篁”意思就是听见该乐声,让人感觉在竹林漫步,四周都是修长挺拔的竹子。司空图用“阅”字来取代“听”字,说明他也认为音乐与文学之间存在“通感”的效果。第三首乐曲名为“纤秾”,整首乐曲音距较小且集中,表现出一种流水涓涓、静谧唯美的感觉。到了第十一、第二十二小节时加入了高八度的旋律,好像是小鸟在一声连着一声地欢叫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灵动、丰富。第五首乐曲名为“高古”,林华通过左手演奏的方式来表现出古典钢琴特有的沉实、古朴的乐声。第十一首乐曲名为“含蓄”,该首乐曲前奏曲中以降B的方式为基础,通过节奏与伴奏之间的巧妙转换来为听众营造出欲语还休的感觉。可见,在用音乐表现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通感”来完成,音乐家通过高超的音乐技艺及极高的艺术素养,将文学作品中呈现的“视觉内容”转化为惟妙惟肖的“听觉内容”,由此循序渐进地将听众带入音乐描绘的意境中,而该意境,也是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意境。这就是古代文学与音乐之间相融、相通的妙处所在。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文学同音乐都是从实际情感出发,通过某种形式能够互相融合、互相渗透,通过诗人、文学家、音乐家等相关人员的创作以后,逐步形成诗歌、文学理论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传播形式上,音乐和古代文学由传统的的口头传播转变为文字记录等,不难发现,古代文学、音乐在传播方式上与接受度上都在不断发展。研究和探析古代文学与音乐间的相融关系,对现代人理解和学习古代文学、音乐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