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煤矿质量管理包括了采矿设计、工作面采场、运输、煤炭加工、销售等过程的管理,而影响煤炭质量最重要的环节是生产源头工作面回采这一环节。加强生产现场煤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煤质管理措施,并监督采煤队有效实施,成为提高煤质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环。本文针对综采放顶煤回采方面进行探讨。
双输送机放顶煤技术是通过采用前方输送机作为采煤机的导轨,先切割煤层底部,切下来的煤炭通过前段输送机运走,同时向前迁移液压支架,这时顶板开始逐渐出现破落迹象,当破落到一定程度后把放煤口打开,让煤炭向后端的输送机流动,然后后端的输送机再运走煤炭,在利用双输送机房顶煤技术采煤时,煤炭运输路线有两条。其它工序如采煤机割煤、迁移液压支架、移动前部输送机等工序都类似于普通的综采工艺;在前部输送机移动后,移动支架的过程中后部输送机也要随着支架前移。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项操作中为了更好地防止错槽事故的发生,对中部槽的连接部位应特别注意,应用放顶煤技术初采时,在支架推出切眼后,发现顶煤冒落就开始放煤,先把支架排成直线后再放顶煤,放煤时要从顺槽一端依次向另一端放煤,可一次放一架或一次放两架,具体放架次数要视情况而定,切割工序与放煤工序可以一起进行,可以通过把工作面划为两端的形式,其中一段切割煤炭,一段放煤。在放煤时若有大量矸石出现,要及时停止放煤。
若放煤过程中有大块煤炭堵塞放煤口,可以通过反复升降放煤板的方式进行处理。
单输送机放顶煤工艺类似于双输送机放顶煤工艺,其最大的特点是占用设备少,机头易移动,操作程序简单,但这种单输送机放顶煤技术开采松软的厚煤层时,架上、架前很容易出现冒空现象,容易造成工作现场出现大量煤尘。
对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而言,其包括的损失主要有初采损失、末采损失及端头损失。在设计工作面尺寸时,应充分结合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具体设备配备情况及自身开采技术水平,把工作面几何尺寸尽量加大,这样可减少工作面丢煤,有效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在进行综采放顶煤开采作业的时候,应依据各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出最佳的初始放煤距离。依据当前的开采经验,初始放煤距离宜控制在5m~10m之间,应采取相关措施把初始放煤距离尽量缩短,与此同时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尽量缩短终止放煤处至停采线的距离。放煤步距应科学、合理,具体应参照煤层厚度大小、冒放情况及支架情况确定。若待开采煤层煤层较厚,应采用较大的采放比时,要适当增大放煤步距,反之应减少放煤步距。另外,当生产工作面适合采用单轮间隔放煤开采的时候,应尽量选用该种采煤方式,这种放煤法不仅具有很好的放煤效果,且易操作,脊背煤损相对较少。
依据放煤口位置的高低,可以把液压支架分为高位放煤液压支架、中位放煤液压支架及低位放煤液压支架。对于高位放煤液压支架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高稳定性、易维护、易隔离老塘等优点,其缺点主要为采出率不高、丢煤现象严重、要求待开采煤层需有较高的冒放性;中位放煤煤尘大、易丢煤、低采出率,很难放出架与架间的脊背三角煤,实际放煤效果较差;对于低位放煤而言,放煤口连续具有良好放煤效果,不存在脊背煤损失,煤炭放出率高,其唯一的不足是要严格的控制矸石。因此,各矿应依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与顶底板岩性选择适合自身生产的支架型号。
在选择放煤步距时,应充分结合放煤支架与溜槽型号选择,这样不但能有助于放出更多顶煤,而且可显著降低矸石混入率。若放煤步距过大,放煤口上方的顶煤易垮落,这些垮落的顶煤易流入采空区,引发严重的脊背煤损失,造成回采率低。若放煤步距选择的过小,又易形成大量混矸。在确定好放煤架型后,为放出更多煤炭,同时使放出煤炭的含矸率最低,选用的放煤步距最好与放煤口的水平投影长度一致。
煤炭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能源之一,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关的煤矿企业必须对采煤法进行改进,已达到产能增加的效果。因此就必须采用产量髙、效率高的采煤法,综采放顶煤开采法是一种主要用于开采中厚煤层的采煤法,为了提高这种采煤法的效率,提升采煤产量,使企业能够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深人了解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