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
(河南省外贸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的篇章,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中职院校的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乐的产生和人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能够传递出直接的情感信号。有些音乐作品比较悲伤,学生欣赏后情绪也会受到感染,产生低落的情绪;有些音乐作品节奏欢快,振奋人心,学生也能从音乐中受到鼓舞。因此,音乐传递出的情感和道德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音乐无国界”,也许你不懂得这个国家的语言,但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人们可以将心里感受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表达。对于中职院校音乐教育,可以运用音乐这种独特的语言促进德育教育。例如《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等,都能激发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职教师在日常音乐课程中,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是按照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缺乏德育对课程的渗透。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目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对于音乐课堂,没有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也会导致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不能起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效果。
将德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是需要可行性方法的,如果仅仅是说教或者是谈心的角度进行融合,不会起到明显的效果。新课堂需要新方法,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引入创新式教育教学手段,增加二者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实质性的道德素养提升。
中职院校音乐教师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应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作品创作背景,教师尽可能做到每一节音乐课都有道德教育的内容,借助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让学生从艺术实践中体会音乐作品的道德情感,从而提高自身艺术技巧与德育修养。音乐教师可以从歌词入手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歌词内容,参阅资料,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深刻理解歌词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歌词的艺术表达,以及让学生用演唱等方法体会歌词的艺术内涵。例如,在学习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时,让学生参阅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深入挖掘音乐家的个人经历,探析音乐家所表现出的个人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以较强的业务能力实现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身作则,谦逊为人,做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积极、健康的引导。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为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应注意每一个人的真实感受,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个性健康发展。教师拓深德育教育的渗透程度,提高学生艺术实践的思想高度,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艺术内涵的理解。
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促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有独立的思维判断力,健全的人格。教师为人师表,更应以身作则,以立德树人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以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正派的作风影响学生。
新时期,新理念,新方法。面对21世纪的青少年,音乐教师要结合素材灵活运用多种音乐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建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的美,自然的美,心灵的美。而不是对学生一味的灌输知识,填鸭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更多的关于音乐作品的素材,在教学过程当中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利用VR、AR等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同时,升华作品思想情感,充分表达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内在意味,在平等尊重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总之,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要善于把握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小组合作、实践表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