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碧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重庆 铜梁 402560)
《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实验能力”,是能够独立地完成“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所列的实验,必须独立地、认真地、带有研究性的做过。通过亲手做实验,能培养动脑和动手能力,从对我国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培养动手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但实验的目的决不是仅仅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实验的思想、方法是实验的灵魂,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理解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了解某些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要知道某些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会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特别强调学生应独立、认真地完成“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所列出的各个实验,这是因为自己认真做实验与看别人做实验和听别人讲实验所得到的感受和经验是不同的。
二是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这不仅要求考生认真地,独立地完成“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列出的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有所体会,能从具体的、个别的实验中悟出某些共性的东西,可以把它们迁移到别处,用它们来解决没有做过的实验中的某些问题。另外已经学过的演示实验,也属于实验考查的一部分要求,要通过演示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和产生该现象的条件、环境,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实验是提高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高考一贯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要将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应尽可能地拓展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空间,通过多样化的演示创设生动的情景,从而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示范操作再现情景:教师在实验复习时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强的实验在课堂上当众进行“临床”操作表演示范,为学生再现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对实验形成更清晰的整体认识。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到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更要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释;同时会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为社会生活服务。
分组实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物理实验的基础,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基本仪器有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电压表、电能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科技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文章、参加各种竞赛,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物理的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科学探究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利用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过程的探究特征。熟练掌握探究基本环节,发展实验探究能力。按照课标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提出问题能力、猜想(即预测研究结果和方向)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
总之, 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要求教师深入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模式的突破口。我们只有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宗旨,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能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将是事半功倍的。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科学能力,养成了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