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红
(河北省定州市晏阳初中学,河北 定州 073000)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才是课堂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讨论式教学法,它以学生为中心,以话题或问题为引导,以讨论为形式,通过交流互动、思考探究、合作研讨,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突显了学生主体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讨论法,结合实际情况,巧妙地加以运用,从而打造高效灵动课堂,促进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智慧碰撞,提高教学有效性。
讨论教学法,强调以话题或问题为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讨论教学法时,要注意话题的精心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富有启发性、探究意义的话题,或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符合学生最佳发展区、涉及教学重难点的讨论题,唤起学生的讨论欲望,激发学生讨论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设讨论话题,激起学生思维碰撞,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历史知识,在体验探究、智慧凝聚中发掘知识本质,促进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其教学难点是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了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和把握,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合作讨论: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有哪些积极可取,哪些消极影响,如何扬弃?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政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思想?有人认为:就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是相同的,对此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请说明理由。这样,不仅诱导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讨论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把握了知识重难点,明确了学习目标。
一个好的讨论内容离不开好的讨论形式,灵活多样的讨论形式往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讨论教学法中,讨论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泛谈式讨论、辩论式讨论、采访式讨论等形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地讨论形式,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点然学生思维之花,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当然,有时为了增强讨论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采用多样的讨论形式,保持学生的讨论热情,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活动,在思维碰撞中深化认知。如,辩论式分组讨论: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形成的不同观点,将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成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共同意识,之后再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辩论,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样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激扬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升华,而且激活了课堂氛围,学生积极投入,热情高涨,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意犹未尽的感觉。双方在唇枪舌剑与思维交锋中既深化巩固了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激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史料搜集整理能力、思辩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有着一定的不可预测性,随时都会有新情况、新思维、新问题出现,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教学法时,教师需注意观察课堂讨论动态,加强过程调控,适机引导启发,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探究,从而确保讨论的有序有效,提高讨论效果。首先,要注意规范讨论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当学生讨论与话题相脱节时,教师要灵活巧妙地将学生拉回中心话题,以保证讨论的方向性与效率性,避免讨论流于表面形式;当学生讨论陷入沉默状态时,教师不应急于打破沉默,而应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不应直接喊停,而应有技巧性地加以制止,以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其次,提供有效帮助和指导。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点拨和补充,帮助学生排除障碍,解决问题,调动学生讨论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课堂讨论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迸发出思维火花和智慧之光。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对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创意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之,在课堂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巧设话题,诱导启发,激发学生讨论动机,丰富形式,灵活运用,提高学生讨论热情,把握动态,适机引导,确保讨论有序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