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批评视角下浅谈《4分33秒》

2020-12-07 05:10郑义
魅力中国 2020年15期
关键词:凯奇表演者约翰

郑义

(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天津 300171)

一、《4分33秒》被创作时的社会背景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物质水平的飞跃

由信息技术领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在促进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的同时,也对人类生活方式与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音乐方面,材料技术发展促使传统乐器的材质进行了改革,电子音响技术的飞跃促使电子音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科学技术为艺术带来了无限想象,也为20世纪各类哲学思想、艺术思潮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二)战后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理念的反叛

20世纪50年代,两场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满目疮痍,这两场战争给

战火中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同时战争也使人类文明遭到了巨大破坏。战后人们带着巨大痛苦和对统治阶级的痛恨,对许多传统思想观念产生了质疑,各类思想流派纷纷出现。艺术也不例外。20世纪20年代西方出现了“达达主义”的艺术运动,艺术家们带着反叛精神开始对传统的艺术观念进行颠覆,《4分33秒》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

二、音乐批评视角分析《4分33秒》

(一)“无声胜有声”的艺术表达引人深思

《4分33秒》通过无声的表达,来引起人们对于音乐概念的思考,观众们在长期的静默中,从一开始的期待到中间的质疑再到最后的焦虑,一定对约翰.凯奇的创作意图进行了揣测,这就在无形中使得观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上生了一个高度。同时再长期的静默中观众还会无意中产生一些对于声音的幻想,让观众无形中好像听到了自己的血流声和身体内部的其他声音,这也契合了道家传统思想中“大音希声“这一观点,让人们在喧闹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二)“三度创作”带给观众多重身份认同

《4分33秒》这部作品在创作、表演和欣赏的过程中,使观众拥有了多重身份。但在传统音乐观念在三者是完全分离的,观众也仅仅只能拥有作品欣赏者这一个身份。

从创作的角度来说,约翰凯奇作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他是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的,他不是不懂音乐。约翰凯奇是希望用这种无声的形式将音乐与生活有机连通起来,使音乐没有了界限,使观众自己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观众的脑海里也在思考、在分析、在尝试着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臆想着所有的内容,他们加入自己的创作思想,加入了自己对于音乐的感悟,加入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个时候观众就完成了这部作品的第一度创作。

从表演角度来看,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作品需要由表演者赋予其情感,表演者运用各种技法给予观众视觉上、听觉上的感受,但是在《4分33秒》这部作品当中,钢琴家打开琴盖后不仅没有按下一个琴键,也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观众们在长时间的静默中只能听到他们自己发出的呵欠声、喷嚏声、咳嗽声、窃窃私语声,在这4分钟33秒的过程中观众无意间就成为了这部作品的表演者,当最后表演者合下琴盖的那一秒,观众们屏住呼吸,停下私语,一切的声音戛然而止,那一刻观众完成了这部作品的第二度创作。

从欣赏角度来看,观众经过了自我创作,自我表演最后又赋予了自我欣赏与理解,他们从这部作品中没有受到任何的感官直接刺激,没有获得作品赋予的独特情感,甚至像是约翰.凯奇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捉弄了所有观众。但是待到表演者合上钢琴盖的那一刻,观众们获得了对音乐本质的思考,听到了喜怒无常的自己,接收到了约翰.凯奇真正想表达的思想,也完成了“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解读,这4分33秒的完整过程构建了《4分33秒》的第三度创作。

三、总结

毫无疑问,《4分33秒》这部作品是空前绝后的,从它诞生以后,人们对于艺术本身产生了更多的思考,艺术家的创作也不再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各种艺术类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这部作品也在时刻提醒着作曲家们,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创作思路,不要去迎合世俗的眼光,从“心”出发进行音乐的创作。另外它也在鼓励着观众们对于陌生艺术的包容和接纳,引导人们以一个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新兴事物的产生。

猜你喜欢
凯奇表演者约翰
尼古拉斯·凯奇还清巨额债务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凯奇成长记
约翰·科林斯
善待他人,完善自己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新电源
聪明的表演者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