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霞
(鹤壁高中语文组,河南 鹤壁 458000)
《将进酒》是李白咏酒诗篇的代表。诗歌虽然短小,但却五音繁会,气象万千,诗情更是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像这样的名篇,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诗歌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此为媒介培养学生鉴赏、学习诗歌的能力。而深度探究教学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
深度探究教学法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一点与传统探究式教学法是一致的。我们总是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是很重要的。在这首诗歌的讲解中,我们以《国宝档案之诗酒文化》中李白相关片段导入,并配以老师的语言引导,为学生营造氛围,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欲望进入课堂教学。
在诗歌讲解的过程中,富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设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路开阔,可以将传统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变为现在课堂的学生思考与探讨为主。为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结合预习和课下注释,梳理诗人感情变化过程”、“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你为什么认为诗人的情感是这样的”、“请结合诗歌表达技巧,谈一谈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将这节课的主题部分串了起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思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总结、展示讨论结果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深度探究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深度探究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还远远不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也会有新问题的出现。比如,在谈论诗人情感变化的时候,学生提出“为什么在诗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中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伤感”这一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老师问题设置的引导,还要有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这才是深度探究式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只有更深一步的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才能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老师想要教给他的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展开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并解决问题,也是深度探究教学法的一个必要且关键的环节。
在深度探究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老师作为引导者也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深度探究式的课堂中,老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启发诱导学生 ,所以老师要精心备课,在知识重、难点和学生出现思维困惑时给予适当点拨,让学生能够拨开云雾见光明。例如,在教学中,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诗人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难道是否定圣贤、肯定嗜酒之徒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举《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听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来点拨学生,让他们了解这是一种“强此弱彼”的句法,也就是“尊题”的意思。同时老师要允许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要善于发现多种结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无拘无束的去思考、探讨、发言。
最后一个环节的把握就是课后作业的布置,我们往往忽略这个环节,其实课堂教学是有限的,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下通过老师有目的性的作业布置去巩固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将进酒》这首诗歌与酒的关系,我将课后作业布置为“收集所学诗歌中跟酒相关的诗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问题看似简单,但却不仅仅是对过去知识的回顾,更重要的是结合课堂所学方法,去理解诗句,去巩固在课堂上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去加强这种学习习惯的培养。
深度探究式教学法如果能够长期在课堂上运用,将会逐步培养出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见解观点的好习惯,对学生自信心、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培养有非常大帮助。但是,因为它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驾驭也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仔细、全面、综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学生、教法都要考虑。当然,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看到它的作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去好好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