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霞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一中学,贵州 遵义 563100)
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传承人类优秀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是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实现自我提升,树立榜样;需要深入挖掘教学素材,拓宽思维,需要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唤醒学生意识。
在古代历史上,家庭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古代家庭中父亲一般是绝对的领导者和权威,对于父亲的命令家庭成员必须服从,这一特点延伸到国家层面即臣民要绝对效忠和服从君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专制性。因此,古代的家国情怀是建立在家庭和国家专制统治的基础上的,他们利用家庭的权威性来要求民众绝对服从统治者,以此来稳定国家。在今天看来,古代的统治方式过于专制,缺乏民主性,但是在封建时期,通过这种统治国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且涌现了很多的爱国英雄,他们将君主视作国家的象征,哪怕君主并不爱民,他们仍然为保护君王做出巨大努力。
在现代,家国结构虽然与古代相似,但家庭成员的关系已截然不同,父亲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者,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父母抚养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国家也同家庭一样,不再像封建时代那样专制和独裁。在此背景下,现代的家国情怀也有了新的内容,它是指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稳定。家国情怀含义丰富,从内部来看,维护家庭和谐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表现,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和睦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从外部来说,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公民要团结一心,捍卫国家尊严。
相比中学其他学科,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充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素材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有三种,分别是显性的、隐性的和中性的。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卓越的科学家的事迹,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而辛勤耕耘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事迹,为抵制外国的侵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事迹,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制度而前仆后继斗争的革命家的事迹,是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为国家的发展而默默奉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事迹,思想家提出的科学的理论,是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历史事件、历史图片、历史遗迹,是中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根据上述分类,在历史教学中,对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直接展示的策略,对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挖掘的策略,对中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赋予情感的策略。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情感依托,需要学生主动地构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单纯地灌输,而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我觉悟。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多媒体展示蕴含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追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变革、担负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生直观感受以培养家国情怀。如教师展示北宋理学家张载及其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感悟儒学家博大胸怀和历史使命。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角色扮演、讨论辩驳等形式,丰富史料,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如古代史上有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等优秀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上有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左权、张自忠等优秀历史人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挖掘优秀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理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是如何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他们是如何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或为了民族大义敢于担当,甚至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学生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受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例如,1624 年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此后,郑成功为了收复台湾,于1661年亲自率领2 万多名将士,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迫使荷兰总督在次年投降,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 年的统治。于是,郑成功慷慨写下“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著名诗句,体现了郑成功的执着信念和家国情怀。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一些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家和官员为缓解民困、匡时济世,纷纷提出了强国御敌的新思想。近代思想家龚自珍提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主张;林则徐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表明自己在禁烟抗英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康有为、梁启超、陈千秋等代表人物为救国图强主张进行维新变法,谭嗣同、杨锐等六人为变法牺牲。其中,谭嗣同面对旧党的屠刀依然临危不惧,吟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诗句。高中生通过学习先进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体会家国认同。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历史事件中的家国情怀,带领学生学习历史名人身上可贵的家国情怀,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以历史杰出人物为标杆严于律己,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