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婺剧的可能性与发展

2020-12-07 14:22:19周胜
魅力中国 2020年51期
关键词:婺剧流派曲艺

周胜

(建德市宿江演艺有限公司建德市婺剧团,浙江 建德 311600)

婺剧是我国浙江省第二大民间曲艺形式,在当地有较为广泛的受众群体,目前也已经被纳入到了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剧具有较为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有自身独特的美感,目前婺剧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现阶段的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消遣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婺剧这种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间曲种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与其受众流失有直接关系。因此,对婺剧的可能性与发展进行针对性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婺剧发展现状

婺剧俗称金华戏,在浙江地区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结合了多种唱腔,这也使得婺剧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美感。婺剧的影响以金华地区为中心,向丽水、台州以及温州等地区扩散,在江西省部分地区也有一定影响力。婺剧属于我国民间曲艺形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曲种之一,其具有曲目丰富、唱腔独特、表演技巧繁杂等多种特点。婺剧盛行于明清时的“南北曲”文体,从清朝中期开始受众范围不断扩大,一度达到了鼎盛时期,受众群体基数最大。“婺剧”这一称谓是在1950年在确定下来,在此之前婺剧演出的单位并不叫剧团,被称之为“戏班”,其演出规模较小,并且演出地点相对零散[1]。在上世纪30 年代初期婺剧才开始由集市、庙会等地区开始转向城市演出,主要集中在长乐、北山以及金城等地区,受众群体在这一时期开始不断扩大。目前来看,婺剧经过多面的发展,其在角色行当上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每个行当又会细化分为多种类别,如旦角分为花旦、正旦、老旦、小旦;生角分为老生、小生。现阶段最常演出的婺剧曲目有二百多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目包括《鸳鸯带》《红楼二尤》《白蛇传》《桃花扇》《牡丹亭》以及《花田错》等等。在婺剧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演员,例如陈美兰、朱元昊等等,都已经成为了我国民间曲艺中的杰出表演艺术家[2]。

二、婺剧今后的发展可能性分析

(一)流派与个性的发展

婺剧虽然是我国浙江省重要的民间曲艺形式,也有相对广泛的受众群体,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受到世人认可的流派诞生。这与同宗同源的京剧艺术有较大差别,京剧艺术在鼎盛时期流派纷呈,无论是旦角的梅(梅兰芳)、尚(尚小云)、程(程砚秋)、荀(荀慧生),还是老生的马(马连良)、谭(谭富英)、杨(杨宝森)、奚(奚啸伯)都有各自广泛的受众群体。而对于婺剧来说,其在表演时,所秉持的艺术理念往往与京剧存在一定差别,每个表演者都有自身的艺术风格,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流派划分很难起到促进这一曲艺形式传承发展的作用[3]。对于婺剧来说,其是以表演以及唱腔为核心,对于任何艺术流派来说,一旦诞生势必因为其在表演风格以及唱腔风格上有一定的独特性,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从现阶段我国婺剧发展的趋势来看,其所涉及到的表演理念以及唱腔形式越来越丰富,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也很有可能形成众多流派交相呼应的局面,这也更加有利于婺剧这一传统曲艺形式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流派想要更好地实现传承以及发展,应该形成一个主要标准,并且要确定每一代的流派传人,京剧中的梅、尚、程、荀各有传人,这样这一流派的艺术风格就会像电磁波一样一代一代的扩展下去,从而使得其流派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上述要素齐备之后,依然不足以形成成熟的流派,主要是由于每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不一样,如果对师父进行刻意模仿,往往很多人的生理条件与师父不一样,很难实现对师傅的完全模仿,因此想要形成个性化的流派尚且任重道远,还需要婺剧专业人员不断深入研究[4]。

(二)婺剧的品牌化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婺剧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这就需要对婺剧的传承以及发展模式进行一定优化改善,可以尝试确定婺剧的品牌化发展路线,通过政府扶持、创新内涵以及多元传播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婺剧的品牌价值,从而使婺剧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可以散发新的魅力。首先,政府方面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也正是因为这种想象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艺术的受众群体不断缩小,面对这一严峻趋势,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对婺剧进行扶持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来,浙江省政府联合金华、丽水等地区出台了相关的婺剧传承与发展文件,但是整体来看依然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很多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5]。因此,浙江省政府方面应该提升对婺剧团的保障力度,设立婺剧基金,并且建立起奖励机制;其次,提升人才引进以及培养力度。想要更好地促进婺剧发展,应该注意提升婺剧演员的专业素质,应该定期对婺剧演员进行专业培训,打造高素质演出队伍。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扶持力度,从而使更多婺剧人才融入到专业剧团中,政府方面要完善的现阶段的婺剧教育体系、这样可以为婺剧品牌的建设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婺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古典文学、音乐以及民间习俗相融合之后的产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婺剧开始被逐渐边缘化,在群众中的接受度也正在不断降低,因此,对婺剧今后的发展可能性进行针对性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地政府应该进一步提升对婺剧发展以及传承的支持力度,促进婺剧品牌化发展,这样一来可以使婺剧在当地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婺剧流派曲艺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21:26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曲艺(2021年1期)2021-01-15 10:53:12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魅力中国(2020年51期)2020-12-07 14:22:19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艺术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5:04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艺术家(2018年10期)2018-01-25 08:28:24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5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戏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戏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