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六安茶谷文化的创新发展

2020-12-07 16:51:38唐灿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唐灿

(安徽师范大学2017级历史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六安位于大别山北麓,因地处安徽的西部,故称皖西,自古以来就有产茶的传统,是中国古茶区之一。六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出沿全市茶叶主产县区,建设“五百里六安茶谷,融入中蒙俄万里茶道”的“六安茶谷”项目,大力弘扬茶文化,探索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一、六安茶叶的发展历程

六安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东晋时期就记载“六安茶”闻名天下,其中六安瓜片极负盛名。“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绿茶系列中的精品,更在绿茶家族中占据重要位置。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有关于“庐州六安茶”的记述,到了宋代,《文献通考》中也提到在金寨麻埠设立茶站。尤其在茶产业盛行的明清时代,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得《农政全书》有这样的记载“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目前六安茶叶已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六安茶叶一直是六安市对外宣传的突破口,六安市委,市政府都对茶产业十分重视,也看到了茶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打出了“红色精神,绿色发展”的口号,从而提出“六安茶谷”的战略建设。

二、六安茶谷的提出与发展

对于六安地区来说如何发挥好地方优势,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才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围绕茶叶主题,统筹山水、物产、文化资源,打造一条集生态、产业、旅游、养生和富民为一体的绿色发展带”,即兴建六安茶谷的规划应运而生。

2014年8月六安茶谷项目正式启动,依托响洪甸,佛子岭,万佛湖等大别山湖群,为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凭借大别山优质茶叶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和华山银毫这“五朵金花”等,积极融入中蒙俄万里茶道之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六安茶谷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六安茶谷开茶节;2015年4月顺利举办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2015六安论坛,从而推动了万里茶道和六安茶谷的深度融合。2016年“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建设扎实推进,六安茶谷的品牌价值到了2018年已经升级为281.6亿元。2019年在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六安四县城霍山,金寨,舒城,裕安入选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榜单,四家茶叶企业荣获“中国茶业百强企业”称号。最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12月18日,安徽省扶贫办发布的《安徽省2019年贫困县退出实施方案》中,六安的金寨县和霍邱县成功摘帽。

三、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六安茶谷的发展

茶谷的发展在六安农村创业中有美好未来指明方向,了解当前国家相关政策具有战略意义,不断完善六安茶谷配套设施建设,精准扶贫,改革创新,一产做精、二产做大、三产做深,加快一二三产之间融通,聚力打造旅游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助推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强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切实取得六安茶谷的最大化效益。

(一)走产业化品牌路线,将产业品牌做大做强

从晚清贡品到外交国礼,时空变迁,品质不变,打造高质量品牌。六安瓜片是六安茶谷的核心也是基础,经过一代代茶叶专家的精心培育,六安瓜片的古老品质和制茶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随着茶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独家独户的发展模式不利于茶叶流通范围的扩大,只抓生产不抓流通依旧无法实现良性发展,建议集中流通渠道,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将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共同促进六安茶产业持续发展。

(二)加大政府扶植,鼓励产业发展

各级政府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整合各类资源、鼓励资金、人才、土地元素流动,吸引一部分高知人才流向农村,留住当地人才在农村,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各级政府应继续出台一些具体扶政策和具体措施创新组织体制、服务机制、考核评价体系、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支撑,加强政府管理、技术指导与公共服务力度.精心包装和策划特色鲜明、吸引力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茶谷建设,致富乡村、富裕农民、増强乡村建设的后续动力。

(三)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六安茶谷的覆盖地区大多是革命老区和山区,虽已成功摘帽,但那里的发展仍是不充分的,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对于这些区域加大力度予以扶持,乡村振兴战略是盘大棋,要把大棋下好,就要把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着力茶谷的品牌效应,优化现有资源配置,侧重于项目建设的品位和特色提升工程,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让更多的当地群众尽快摆脱贫困富起来。

四、项目创新特色概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六安茶谷的创新发展道路。聚焦时政热点,结合“绿色发展”战略路线,寻找新路径,解决现实问题。绿色茶文化结合红色革命文化,打响“红色精神,绿色发展”的脱贫攻坚战。

(一)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内引外联吸纳资本

首先,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要过硬的实力和质量,还要了解和选择合适的宣传策略,社会资本更偏爱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项目,政府在六安茶谷的发展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茶谷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规模,政府可以适时地增加融资通道,推进茶谷的持续运行,具有哪些先天条件的村落可以对外洽谈吸引社会资本进驻投资,由他们统一管理运营。再次,利用自媒体影响扩大宣传,近几年线上消费逐渐成为新时尚,而线上产品极为丰富,线上发放电子消费券、直播带货,通过直播推荐选品的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燃点。2020年4月13日,中共霍山县委副书记苏昊、霍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纪昌国共同来到抖音直播间,响应“大美霍山生态好茶”2020年扶贫助农网络开茶节,直播共3小时,11.7万人观看,带货总量突破153万元,其中礼品款霍山黄芽在直播过程中大受好评,当场售罄。

(二)发挥地方文化元素,打造新特色亮点品牌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发展六安茶谷也要植根于六安的特色文化,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的旅游逐渐向文化加旅游的形式转型,结合国外“体验式旅游”的理念,通过旅游者的参与和互动活动,让旅游者能更深层次的感受旅游消费的每一个细节,体会旅游产品的内涵和魅力。六安茶叶的制茶工艺十分古朴,采茶,制茶等环节都可以开发成为旅游体验的项目,配合餐饮,交通等配套设施的合理建设,观看特色茶歌和茶剧《茶山新歌》等的演出,让游客置身于茶园之中,感受远离城市喧嚣的别样风景。加之结合传承大别山红色基因,说好六安人红色故事,对于周边紧邻省份大景区的村落来说,可以通过打造具有一定差异化的为特色定位,与周边大景区形成配套,分享利益,当地人一直守护保存那段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红色爱国教育示范基地。

(三)民宿旅游为六安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体,从产品链单一的茶叶横向拓宽到茶周边文化、茶庄生态游等产品,引导居民就地就业创业,全面带动特色种养殖业等业态发展,提供免费的摊位卖瓜、果、蜂蜜、土鸡、土鸡蛋、鱼、虾、农蔬等特色农副产品,逐步依托网络流量打卡地营造旅游亮点,如裕安区的青山湿地公园,金寨麻埠的茶麻渔乡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永远都有新的机遇在等待着我们。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视域下六安茶谷文化的创新发展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需求市场,逐步加快夏、秋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做大做强产业产能,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长做深茶产业链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以稳定的产业网络助推六安茶产业的集群发展,以网络化的运营体系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建立将促进六安茶谷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加六安茶叶的竞争优势,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