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医护人员转型教师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7 16:51:38贾柠瑜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贾柠瑜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巴中 6360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医护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且也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带教的过程中应当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提升带教质量,这既有利于发挥医护人员培养人才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深刻认识到转型教师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升自身的带教能力。从当前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很多医护人员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自身的带教能力提升了提升,而且也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但仍然有个别医护人员在转型教师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

一、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重要性

对于医学专业学生业说,在实习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而医护人员带教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甚至会对未来从事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应当深刻认识到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重要性,并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动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在带教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突破。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由于其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但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会制约带教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大力推动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能够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的带教能力,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之外,也能够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突破,如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观教育,能够使医护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并且进一步深化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大力推动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还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带教工作的创新性,如有的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带教方法创新,进一步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和探究,并且在带教的过程中全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意识,学生能够在实习的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大力推动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还有利于医院打造“双师型”医护人员队伍,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医护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如通过引导医护人员开展带教创新,能够使医护人员得到更多的锻炼,进而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角色转换意识以及知识转化意识。

二、医护人员转型教师存在的问题

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对于推动带教工作向纵深开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从当前医护人员带教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普遍认识到自身向教师转型的积极作用,而且也有很多医护人员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带教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仍然有个别医护人员在向教师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给带教工作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并在带教工作过程中认真加以改进。有的医护人员对转型教师重视不够,认为带教是“副业”,医护工作更为重要,因而不注重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带教工作缺乏深入的理解,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对学生专业角色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在带教方法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而且也没有转变角色定位,在带教的过程中还没有从“以医护人员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型,带教工作的针对性、特色化、个性化不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无法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文化;有的医护人员在转型教师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突出表现为更加重视带教方法体系建设,而对带教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如在带教的过程不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缺乏“以人为本”,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引导和服务不够到位,必然会导致医护人员带教工作缺乏系统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有的教师在转型教师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性,至关重要的就是不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对带教工作模式的研究不够到位,如不注重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展带教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方面还没有形成健全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同时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如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互动相对较少等等,同样会制约带教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重视性

医护人员在开展带教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向教师转型的重要性,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努力使从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特别是要切实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引导能力、教育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带教工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自身的定位,既要做好医护工作,也要主动承担带教工作的重任,更加重视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攻坚攻难的能力。医护人员还要对带教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要将“亲其师、信其道”落实到带教工作当中,切实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互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带教工作理念,深入研究带教方法,如加强对教育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夯实医护人员带教工作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完善。

(二)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系统性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向教师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性建设,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树立科学、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带教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既要重视带教工作的整体性,同时也要做好评价工作。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系统性,还要进一步强化带教工作体系建设,着眼于为社会培养合作的医护人员,努力使在带教工作内容体系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并将其融入到带教工作当中,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团队意识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系统性,也要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带教工作计划和方案。

(三)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创新性

推动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还要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创新性,除了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带教工作能力之外,也要进一步强化带教工作理念创新、带教工作模式创新和带教工作方法创新。要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作为带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开展学生职业观教育方面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看清目标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准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创新性,也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和引导模式的创新,如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信息意识、数据思维以及网络应用能力建设,如运用微信、QQ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打造信息化带教平台和载体。

综上所述,医科专业学生实习的过程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动自身向教师转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向教师转型的重要性,并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重点要在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重视性、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系统性、强化医护人员转型教师的创新性“三个强化”方面努力,努力使医护人员向教师转型取得更好成效,最大限度提升带教工作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