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冰洋
(辽宁财贸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地,其要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收集整理各种网络上的优质资源供读者使用。特别是现在各地图书馆普遍面临经费有限的问题,加强网络优质资源的建设,能够减少大量的成本支出,提高图书馆的知识储备量。
与传统的书籍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获取更加便捷,内容也很丰富,因此很多图书馆都在加紧网络资源的建设,并且在国内和国外已经有许多图书馆取得了网络资源建设的初步胜利,也总结出一套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的理论。但通过对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建设中的工作力度还不够。由于网络资源覆盖了各个领域专业和知识面,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加需要借助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网络资源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开放课程和开放式教育等新事物的诞生,人们在网络中进行资源共享,对于信息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在进行网络资源建设之前,要充分调查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不同的阅读群体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种类也是不同的。图书馆要针对不同的读者制定适合他们的网络资源,加强读者定位,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信息资源。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无论读者的学历水平如何,去图书馆就意味着他们主动加强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因此对读者要一视同仁。另外,由于图书馆的高度开放性和包容性,每天都会接纳形形色色的群体,每个人的处境和阅历都是不同的,他们去图书馆的目的是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图书馆要保证网络资源的正能量性。也有一部分人进入图书馆是为了学习相关的技能知识,加强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根本,因此培养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也是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的一部分。
在掌握不同的阅读群体对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后,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满足读者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使专业性和娱乐性有效结合,在保证网络信息资源正能量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趣味知识,既不失图书馆庄重专业的特点,又为图书馆增添了些许娱乐性。也由于不同的阅读群体所需资源的差异,读者涉及各行各业许多领域。因此图书馆在建设网络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和领域对信息的需求,把同一种类的资源整合到一起,既方便了读者的查询,也方便后期的管理等工作。有一部分网络资源是属于私人的,对于这些图书馆要注意选择,在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避免发生侵权问题。
了解读者和读者对网络资源的需求特点后,图书馆要以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资源进行整理,然后再提供给读者。
图书馆在整理网络资源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使自己的行为有法可循。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服务机构,职责就是为广大群众提供阅读服务,因此建设图书馆网络资源时一定要以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决不能因个人喜好或其他原因出现面子工程。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为读者的学业或工作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一旦信息出现差错,不仅会影响读者的利益,还会损害图书馆的权威性和在社会上的信誉。因此一定要保证图书馆网络资源的高度准确性,决不能出现误差。
由于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资源信息,也有很多种类的信息平台,要想在浩瀚的网络资源库中采选优质的信息,打破不同平台之间的堡垒,就需要图书馆在网络资源建设后期的统一采集和组织。网络资源的采选类型包括博客、音乐、电子书等各种类型。在保证所获信息资源质量的基础上,图书馆要努力收集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整理上传到网络中,读者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就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取。由于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储存量巨大,对这些信息整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合理分类,选取信息中比较关键的搜索点,读者输入关键词或关键信息可以获取相关的知识链接。
通过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及时方便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方便了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营,对于读者和图书馆而言都有好处。
读者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获取到图书馆网络资源信息的同时,加大了网站和资源的使用力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知名度。提升了他人进入该网站的概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传统的纸质书籍数量众多,能力较为困难,会浪费图书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读者在查询的时候也要经过层层查找才能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甚至会出现查询不到的现象。而图书馆在建设网络优质资源后,能够弥补图书馆信息储备的不足,方便人员的管理,也节省了大量购买书籍的资金。另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也避免了传统书籍经常出现的侵权问题。
网络信息社会,传统的图书文字信息作用已逐渐边缘化,作为书籍和各种信息的主要储存地,图书馆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优势,挑选优质的网络信息资源,加以整理推送给广大的读者。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建设,对图书馆和读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双方节省大量的时间,促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使知识真正的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