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2020-12-07 16:51:38温健培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温健培

(四川省泸县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四川 泸州 646000)

引言: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以用途区分可以将建筑项目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其中,以工业与民用建筑为重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频率最多的建筑类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与民用建筑发展空间巨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建筑项目也存在诸多质量问题。为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质量,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施工单位必须以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措施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性。

一、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原则

房屋建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顺利衔接,施工应安排现场质量管理人员,以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工作人员在针对建筑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施工原则

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方案图纸的要求与方法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图纸要求或违规施工。对于施工现场存放的建筑材料,应该进行妥善保管,避免建筑材料受自然天气影响而发生变质。

(二)施工规范性原则

施工现场涉及众多,分的工程项目,为保证这些项目的协调有序,一定要建立施工现场施工规范。比如,施工现场所选购的建筑原材料要严格遵循国家建筑标准,施工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严禁使用质量低劣的施工材料。

(三)经济性原则

通常建筑工程施工体量庞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在施工中,施工方急功近利,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忽略施工质量,很可能导致在后续质量验收环节,工程质量达不到验收标准,需要面临大范围返工的情况。这种问题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避免资源浪费。

二、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一)建立施工技术管理基本制度

从技术角度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严格审核房屋建筑施工图纸[1]。图纸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施工要求与现场施工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并与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就施工图纸内容进行探讨,进一步确保施工图纸的安全性与科学性。2.建立基层施工员工反馈机制。现场施工人员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建筑施工的参与人,应给予施工人员一定的反馈权利,允许施工人员就施工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保证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需求相吻合。3.加强施工技术材料管理力度。施工材料包括房屋建筑设计、图纸建筑施工方案、技术使用方案等一系列与工程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施工技术的基础,施工人员在使用相应技术时,能够快速找到技术参考标准,可以减少工程耗时,提高效率。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没有施工人员参与就无法完成建筑施工,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施工方应完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在施工中,由于安全隐患引发员工人身伤亡,会为施工人员本身以及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例如,施工方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绳、安全帽、防护背心等等[2]。对于大型器械,必须组织员工参加机械使用培训活动,避免员工操作不当造成人身意外伤害,或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同时,要保证非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比如在施工的现场设置一些警告牌、划定施工现场等。

(三)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是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保证,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才能。建筑单位在聘请管理人员时,必须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证明以及从业经验。另外,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或建筑行业从业者,就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问题开展相关讲座,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3]。目前建筑施工方招聘的施工人员多为乡下劳务人群,人员安全意识整体偏低。企业在向施工人员提供必要安全防护设备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流程十分复杂,为保证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各部门工作人员必须遵循施工原则,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施工技术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开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