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
(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61)
在对心理暗示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心理暗示主要是指采取间接、含蓄的方式来影响他人的内心和行为,无对抗的态度分析最为关键。这一点能够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不加评判的接受相关的信念和意见。因此心理暗示实质上是指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他人下意识的影响。心理暗示存在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给予个人正面的引导和鼓励,不断优化受暗示者自身的品质,并在改进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因此,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选择趣味十足的教学方式,以柔和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及互动。关注积极心理暗示的有效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和乐观。
积极心理暗示主要是指心中始终保持向上、积极的心态,主动接受向上、健康、心态的暗示及影响。在利用积极心理暗示之前,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尊重学生,进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保障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比较明显。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学生渴望获得教师的尊重及信任,如果能够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那么学生将会变得更加的热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心理暗示,一个期许的目光、饱满的热情和会心的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其次,积极心理暗示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评价,主动接纳自己、取悦自己。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心,就会非常自卑和消极。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心理暗示,鼓励学生主动发扬个人的特点及优势,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最后,积极心理暗示有益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构成个人意志的总和,包含自制力、坚韧性、果断性和独立性。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学生的意志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教师的积极心理暗示则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源动力,意识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进而主动克服个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综合上文的简单论述和分析不难发现,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心理暗示的利用大有可为。初中体育老师需要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策略及技巧,进而实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确保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效应对外部负面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掌握体育锻炼的技巧和要求。
榜样暗示是比较常见的积极心理暗示方式,这种暗示方式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或者是其他的主体的标榜性形象为依据,积极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榜样的教育和引导作用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地避免惩罚教育和批评教育的负面影响,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学生主动得在榜样的引导之下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外部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积极心理暗示方法,以激励性的语言、专业技能技巧和慈祥的眼神、和蔼的态度来鼓励学生,熏陶学生,洗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情绪。比如篮球训练的强度比较高,并且需要反复练习,学生往往会因为身体疲惫而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进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展示几个高难度同时非常漂亮的扣篮动作,就会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佩,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跃跃欲试,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环境暗示的作用非常显著,这种暗示方式主要是指教师营造某种具体可感的场景和氛围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潜意识的引导之下主动投入学习活动,完成个人的学习任务,其中孟母三迁正是说明了环境暗示的作用。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教师需要注重环境的塑造及优化升级,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目标,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障碍,保障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自信心和安全感,进而进一步提升个人的学习成绩和能动性。其中环境暗示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以体育学习的班风和学风营造为中心,鼓励学生树立积极锻炼、终身学习的价值理念。合理利用教学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及发展。
语言暗示所起到的作用非常直接和明显,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语言暗示包含体态语言暗示和有声语言暗示,这两种暗示方法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其中口头言语的使用频率较高,教师可以利用正面积极的口头言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启发学生,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刺激。比如在学生参与训练时,教师可以经常对学生说“有进步”,“你真行”,“我真喜欢你”。另外在使用形态语言暗示时间,教师需要注重眼神、动作和表情的协调性,充分利用非语言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暗示的作用及价值。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心理暗示的应用非常有效。教师需要关注细节要素的分析解读,将不同的积极心理暗示方法融为一体,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及肯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保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