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琴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1120)
为了能够有效缩短城乡经济之间的差距,就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然而,当前乡村旅游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不断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越发突出。对此,就需要探究新的乡村旅游模式,利用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一步助力乡村脱贫,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针对当前的乡村旅游开发进行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模式是基于农村的基础上,考虑到农民根本利益,并且与当地的风俗习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面向城市人群开发的一种旅游项目。主要以旅游参观为主,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建设和发展。然而,当前参与式乡村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参与性强、示范性强、适应性强,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长期收益。此外,这种乡村旅游方式能够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乡村小康社会的不断建设,助力缩小城乡差距[1]。
在传统乡村旅游行业开发的过程中,其主体是当地旅游企业。但是,在参与式乡村旅游建设的过程中,主体主要是农民、当地政府以及社区。此外,两者的利益主体也存在差异。传统乡村旅游主要是以旅客为主,然而参与式乡村旅游主要是将当地政府、农民、游客和社区为利益主体。在这两种旅游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关注效益,传统的更关注短期,而参与式旅游乡村旅游更看重长远利益。
在传统式乡村旅游与参与式乡村旅游,在社区利益以及总体效益上也存在很大差别。通常情况下,传统乡村旅游在农民参与度上较差,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能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公司+农户的联合方式,这也是当前最为简单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公司占据主导地位。通常会利用吸引农户的方式让农户来提供资源,例如劳动力、房子等。公司需要针对当前的资源来开发产品,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等,而由于农户对当地比较熟悉,所以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建议,能够推动公司更好地开发旅游项目,加强促销宣传,招揽更多游客。农户在这一模式中就负责对以游客进行接待,起到导游的作用[2]。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能够充分体现农户的价值。在农户接待的过程中,公司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培训,以此更好地维护游客的权益,为游客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当前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这样不利于乡村旅游模式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此,在实际发展模式建设的过程中,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比较重要。对此,可以利用股份制模式。这一模式中可以将农户、集体、国家结合起来,在这三者之间按照投入的比例来分得相应的股份,并且可以按照控股收益来进行分红。这样一种模式下,劳动、技术、土地都能够参与到乡村旅游中作为资本,农户可以利用劳动、公司利用技术、国家利用土地资源,各自利用自己的方式来确定自身价值并对股份进行分配。此外,公司还可以利用公积金方式来保护乡村旅游资源,对基础设施进行不断的建设。与此同时,开设相关公益基金来开展公益事业,同时对乡村旅游进行维护,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由此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户也可以作为持股人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在实际模式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资源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在接待服务中树立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以自己的行动感染游客,帮助他们树立保护旅游资源的理念,防止出现人为破坏。
在当前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村民对旅游企业和旅游公司都抱有较低的信任度,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将自己的资源交给旅游企业。这些居民更偏向于示范户,所以在当前参与式乡村旅游模式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创设农户+农户的模式。很多农户能够抓住机会开展乡村旅游,并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他们在农户心中就成为了示范户,能够获得较多农户的信任。对于这些示范户,其他农户能够学到较多的经验并且在于他们磨合之后纷纷加入到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农户+农户的开发方式将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最大程度保留乡村的特点,游客可以更加真实体会当地的美味佳肴和民族风情[3]。但是,这一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由于资金不够充分而导致游客数量较少。
综上所述,当前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开设参与式乡村旅游模式,了解到其与传统乡村旅游的区别,并通过开设公司+农户、农户+农户、股份制的方式推动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