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在这个视域下,人们之间信息传递、沟通等更加便捷,并且信息传递双方的互动性也得到明显增强,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如此,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利用微时代的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迎接挑战,积极防治微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获得创新发展。
微时代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时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改变了过去较为老套的管理模式,让师生站在同等的位置,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教师传达信息是命令式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而在微时代下,各种媒介的应用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三是可以节约教育资源。利用微媒介可以快速传递信息,不需要额外投入[1]。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和低门槛,从而降低了教师的权威性。二是各种媒介的信息参差不齐,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三是虚拟化的人际交往模式导致学生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这不利于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2]。
在微时代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需要迫切提高高职院校育人水平,具体如下:一是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需要开放思想,转变自身落后的观念,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主动拥抱微时代,并利用微工具开展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二是教师要积极了解各种微工具、媒介平台的作用、优缺点等,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充分发挥微工具的作用。三是教师一定要坚持微管理的价值诉求,对微时代的基本特征进行全面领悟,然后将这些应用到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四是积极利用微时代的各种新媒介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渠道等,将微管理的理念充分体现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创新当今社会教育管理的新模式[3]。
各种教育管理理念、方式等都需要借助载体来发挥作用,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微时代视域下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载体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微媒介作为微时代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高职院校采用“微媒介配合管理”方式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使教育的覆盖面扩大,管理的时效性增强。具体管理方式如下:一是借助微媒介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授课时,改变传统照本宣科机械讲解的模式,积极利用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二是教师要主动利用微媒介来了解学生的动态,全面搜集舆情。高职院校内部可以设立多级官方微博,通过微博发放相关的动态、各项活动内容等,积极和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这有利于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教师善于借助微媒介来搭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以及其他类型的APP共同搭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从而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质量。四是利用微媒介来构建健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方便教师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管理[4]。
微时代视域下,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要注重选择“微生活”方式,让学生通过日常小事得到启发。具体如下:一是教师要善于通过微媒介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这种方式比面对面谈话更加有效。二是利用微媒介发布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方便学生接收信息。三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放低身段,与学生在相同的位置上利用微媒介进行沟通,创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5]。
在院校层面来说,需要利用微媒介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例如,可以在院校的官方微博上发布一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介绍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各行业的发展现状、科技发展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各院系层面来说,要利用微媒介发挥好上下串联的作用,构建和院校相对接、与班级相统一的管理微体系。在班级层面来说,主要利用微媒介的沟通作用,实现班级各成员、师生之间的沟通[6]。
微时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也需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客观分析评价微时代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便利性,同时清醒的认识微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微工具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精神的微管理局面,推动高职院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