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

2020-12-07 16:51:38李冬梅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李冬梅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0)

机械基础课程作为理工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构建机械的基本知识体系,形成对机械及其相关知识的整体认识,从而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传统教学课程往往片面地重视理论,忽视实践。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机械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发展的重心。

一、信息化对机械基础课程的作用

21世纪,信息科技革命快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机械基础教育领域也深受信息化科技革命的影响。信息化为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科学、高效、优化的方式方法,对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作用。作为机械基础课程的重要手段,信息化能进一步为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机械运动的动态展示提供实景平台,为更新机械基础课程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提供帮助。此外,信息化不仅能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技术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还能从互联网中集成创新更多的有效信息,不断充实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理论基础。

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

(一)信息社会的来临导致人才缺口增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家和相关企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主要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在数量上,体现为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质量上,体现为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机械类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如果不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将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固有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现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我们发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对机械运动缺乏动态认识。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必须积极推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三、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较弱

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的机械基础课程进行研究。和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第二,他们没有充分掌握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方法和技巧。这两方面的问题导致他们在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时表现出无力感,无法全面理解机械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传统课程教学忽视实践性

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开展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点记忆,忽视社会实习和社会实践。其次,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较为落后,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实践活动机会减少。最后,落后的教学方式也制约着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三)学生培养与市场信息化需求脱节

一直以来,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以传统教材为基础,且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社会实习和实践,导致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四)教师的信息处理应用技能不足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较低,所学专业和所授课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口现象。同时,许多老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再加上其专业素养不高,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也影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长远发展。

四、运用信息化推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树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化意识

科学先进的意识是指导现实的重要动力。树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化意识,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开展大范围的信息化教育宣传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并尽力营造良好的课程改革情境。

(二)引进信息化的机械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技术

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具有先进性、动态性、准确性、集成性、趣味性等,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机械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不足。因此,职业院校要引进信息化机械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并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利用互联网等工具,为学生演示动态化的零件构造、零件设计、零件组合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机械运动原理,激发学生在机械基础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构建信息化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信息化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及工具。信息技术及工具是促进机械基础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拓展的关键。学校、教师与学生应着力提升自身对信息化技术工具的认识,将信息技术、互联网工具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机械基础实践模拟实验室,使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就可以了解最新的机械基础技术进展。

(四)制订科学的信息化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第一,展开远程、网络的校际合作,充分利用各自机械基础课程信息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制定课程改革方案,保证其科学性不断;第二,积极组建信息化程度高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团队,对现阶段机械产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并形成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保证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