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策略研究

2020-12-07 16:51:38李东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李东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在相关的教育工作中,教育部门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实现对高校贫困生的有效帮助,融入了大数据技术,对贫困生的相关工作实现了数据化的管理,保证了对贫困生的公平公正和有效资助。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中,一般都会通过各类奖助学金制度以及成本分担来进行,减轻学生家庭的困难,实现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但是在我国实际的相关工作中,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局限性,不利于政策和体系的落实,因此,教育部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做到与时俱进,把每项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扶贫的精准性,实现对高校贫困生工作的一体化和科学化管理。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造成我国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助工作缺乏相应的具体流程和科学认定。针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在贫困资助认定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很难实现科学合理的衡量与确定。不仅如此,很多自主工作中的自主形式也较为传统,无法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资助,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忽视了贫困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很多学生的经济问题都实现了解决,但是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很多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或者心灵缺少安慰,并且在部分高校中会把贫困生的信息进行公示,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中,高校和教育部门要把经济资助和心理帮助相互融合,充分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三是缺乏对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数据不准确,不完善。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完善数据和内容,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也无法实现对学生实际情况的针对性帮助,对于相应的资助也容易出现不合理的问题发生。

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策略

(一)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建立数据资助平台

首先,可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构建相应的数据资助平台和体系,通过平台和体系进行分级管理,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贫困指标,保证好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其次,通过数据资助平台,还能够实现对资助行为的差异化,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不同内容的资助,实现精准化的帮助。不仅如此,在数据资助平台中,还能够实现有效的监管,防止不良问题的发生,还能够实现对资助制度的科学考核,进行多元化的监督管理,保证工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大数据构建的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通过相应的云计算和信息化技术,实现对贫困生信息的及时调取与研究,加强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帮助[1]。

(二)对资助政策和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

首先,要对整体的资助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与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化的统筹分配,尊重不同高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按照相关的贫困指标,对各个地区和各个高校进行科学判断,防止平均分配的问题发生。其次,在高校和各个地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宣传与落实,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认知度,加大资助力度,接受社会的监督与意见,对相关的高校贫困生扶贫政策进行推广宣传。最后,还应该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对学生的相应信息和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整理,实现资源的共享,保证对学生的全面覆盖性,尊重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对相应的政策和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保证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满足学生的工作和学习[2]。

(三)高校和教育部门要转变传统观念,实现深化教育

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中虽实现了资金上的帮助,但是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教育。为此,在开展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时应转变传统的资助理念,首先,可对接受资助的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引导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与弘扬,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其次,高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校内的感恩教育相关活动等等,积极鼓励大学生的参与,强化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对学生心理的优化与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美好,进行积极的学习,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高校和教育部门还可以针对受助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工作活动,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防止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3]。

结语

做好高校贫困生精准扶贫工作对于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部门和相关的高校要加强对贫困生扶贫工作的重视,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实现精准扶贫,积极建立公平公正的扶贫体系,对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进行创新与优化,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对高校贫困生的相关工作进行落实,有效地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实现各项国家政策的贯彻,推动国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