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0-12-07 16:51:38叶顺中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叶顺中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江西 南昌 330038)

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形结合思想对小学阶段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通过数与形之间地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利用数形结合能使数和形有机统一起来,以形助数、数形转化、以形促思,将生涩难懂的数学问题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良好的情境,实现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一些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感觉到乏味和枯燥。只有让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足够的探究欲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得到更好地配合。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一些富有生趣的内容,这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效果才能得到更好地保证。例如,在对于圆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构建一个谈论交流的情境,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自主地完成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如何计算圆桌和菜板边缘所箍铁皮的长度?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表达,再让学生进行试验。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绕”“滚”等方法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对于不同计算方法存在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分析,进而引入到曲线图形的长度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直线线段的长度这样一个概念,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明确圆的周长求解中和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等概念和问题。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数字和图形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好地学习动机,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二、揣摩教材内容,搭建与数形结合思想的桥梁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编写为例,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数形结合思想与几何图形的学习联系起来,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例如:在学习圆柱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遇到的圆柱体,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再让学生寻找教室中的一些圆柱形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实物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圆柱体的特征,图形与几何能够直观地体现出物体的特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所以,借助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方式,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的理解数学图形的构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加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摆小棍的方式计算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加深对数学加法的印象。通过这些与实物的结合,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向数形结合思想靠近,逐渐培养起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兴趣。在整个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训练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题。

三、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灵活掌握数学算理

数学运算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数形属性。在讲授“多边形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再让学生用直尺测量的方法求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在测量中会发现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学生在对“形”有了深刻认识的同时还灵活地掌握了数学算理。不仅锻炼了学生数学的操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的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找到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彰显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