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创新研究

2020-12-07 16:51:38刘良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刘良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在上世纪70年代,大学生数量有限,生源优质,毕业后国家又进行工作分配,大学生根本不存在就业忧虑。后来,国家取消了针对大学生的毕业分配制度,大学生在毕业后只能依据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与个人兴趣爱好自由择业。再加上各大高校的连接扩招,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岗位空缺又是有限的。所以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越发困难,这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引导与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现状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大学生由于常年待在“象牙塔内”,性格相对单纯,社会生活经验较少,这样其择业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第二,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有限,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大。第三,高校的育人目标与开设的专业课程,与社会脱轨,培养出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严重不符,大学生出现结构性剩余现象。

二、校企合作的含义与主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意义

(一)校企合作含义

校企合作主要是由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为大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提供机遇与条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一方面,高校需要依据合作企业的性质与主要人才需求,针对性的培养以满足企业对优质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向企业输送人才,有效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改善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困难的不良现状。另一方面,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应该密切与高校合作,积极吸纳高校推荐的优秀实用性人才,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同时,有效利用高校毕业生在专业知识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为企业创造新的财富与价值,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1]。

(二)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意义

一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进程的加快,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大批实用性优秀人才,为社会持续注入发展活力。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可以显著改善企业人才不足、招聘困难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在大学生的培养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就是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针对性培养与锤炼的过程,这就使得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可以与企业的实际人才要求高度契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解决,不再只依靠大学生自身,而是由大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共同发力,通过高校的针对性知识教育与企业的实践技能指导,共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个全新而良好的平台。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创新策略

(一)依据校企合作需要,适时转化人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

高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高校的人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人才质量。所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要想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首要工作就是革新高校人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彻底改变高校传统的重专业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教育观点,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与培养。在具体的校企合作过程中,第一,学校要积极主动与适宜企业创建长久的合作关系,将之前的“教学-就业”式人才培养方法逐步转化成“教学-实践-就业”的实用性人才培养方法。第二,学校要积极尝试工学结合、校内实训基地以及3+1等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工学结合主要是指每学一些专业课程,都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对应的实践锻炼。校内实训基地模式主要是由高校提供相应的实践场地、实践设备等相关硬件与专业师资力量,指导大学生在高校内完成相关的实践项目。3+1模式,主要是指在大学四年中,前三年用于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大四到合作企业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

(二)充分保障合作企业的利益

校企合作的展开,是以高校与企业自愿参与为基础的,这必然涉及到双方资源的互换。再加上企业本身都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如果得不到对等的利益回馈,很多企业是不愿与高校展开合作活动的。这就需要整个合作过程中,充分保障合作企业的利益。将高校师生科研成果孵化的部分受益权转让给企业或由政府出面制定相关补助政策,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三)安排专人负责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本身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如果缺乏专业负责人的管理,则很难长久有序地开展下去。为此,在开展校企合作前,企业、高校与政府应该共同商讨,友好沟通,创建一个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部门,指定专业人员负责整个校企合作事宜。同时及早制定相关的校企合作制度,在充分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不断明确具体合作内容,严格规定好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与高校的权利及责任[3]。

结语

总之,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不理想,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通过采取转变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充分保障合作企业利益,安排专人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等创新策略,有效推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以此缓解大学生自身就业压力,为企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