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山西华视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我国特种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无损检测技术则是对其实施检验时的一种常见措施。但是由于无损检测技术类别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导致其运用场合会有所不同,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可以发现,许多探伤技术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缺陷,基于此,在特种设备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予以检测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精细化、小型化和自动化作为其主要发展方向与目标,从而为我国工业和经济繁荣贡献重要力量。
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各种容器,管道和复杂的专用设备的检测。无损检测设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可以发挥传统检测技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无法实现的作用。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对各种油罐设备,压力设备,输油管道及其他管道或石油加工生产企业的设备进行检查时,因为这些设备或管道通常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易燃液体或气体。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管道内部压力高,如果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测试设备,这些管道或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影响测试结果,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事故及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发展。无损检测设备的应用范围以及检测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现阶段,超声波技术以及无损检测检测技术已经实现了有机融合,超声波探头能够很好地作用于检测设备,超声设备所发出来的超声可以在检测设备中间得到有效传递,甚至能够在设备间得到反射或者是折射。此外,超声传播期间就能够设备数据资料进行收集,然后借助计算机运算功能实现数据表格的呈现,借助计算机屏幕直观掌握设备检测情况,判定设备损伤以及缺陷。
红外线探伤主要是指借助红外热成像对设备进行检测的先进技术,因物体只要有温度就会进一步向外界发射一定的红外线,一般情况下,辐射强度以及温度之间呈现正比例关系。当对特种设备采用红外探伤技术进行检测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运用两种检测方式,一种是主动式检测方式,另一种是被动式检测方式。针对自发热物体能够直接利用温度条件实施检测的被称之为被动式,若物体自身温度低,必须要在人工加热基础上再进行传输,因物体完好部位以及缺陷部位在热导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故红外线辐射强度存在差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热成像仪准确记录热成像图,也就是所谓的温度场分布图,凭借此图寻找缺陷。现阶段,因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了,故红外线探伤检测期间一般不会出现技术壁垒,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在使用无损检测技术的过程中,采用的射线的种类也很多,在工业上一般会使用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这种应用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射线在不同介质中传输,会因为设备内部对不同射线的差异化吸收,导致射线在传输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从而就能判断出设备内部的缺陷问题。它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射线发生设备向被检测物体发射射线,同时根据探测的地方不同,不断改变射线的发射方向,通过不同地方的射线的差异程度就能判断出缺陷部位。射线检测技术的优点是:精度高,基本上大部分设备都能去用这种方法去检测,但同样它对裂纹类缺陷的检测容易产生数据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其它地方法。
渗透检测技术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非疏孔性的金属或非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开口缺陷。检测时,将溶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施加到零部件表面,由于毛细作用,渗透液渗入细小的表面开口缺陷中,清除附着在工件表面的多余渗透液,经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被重新吸附到零件表面上,就形成放大了的缺陷显示,即可检测出缺陷的形貌和分布状态。
磁粉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不大,但是在一些特殊设备的检测过程中如果能运用这种技术,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因为磁性材料如果被磁化之后,那么在其表面就会出现磁痕,这些磁痕的存在使得磁场的磁力线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就能形成漏磁场,而漏磁场的产生会使得设备吸附磁粉,在光照的作用下就会出现不连续的情况,从而就能判断设备的受损的位置。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能对磁粉的分布有更好的判断,因此一般会使用带有颜色的磁粉或者荧光磁粉。当然因为这种检测需要物体能够在较大电流下能够产生磁化现象,从而能够吸附磁粉,因为对材料的要求较高,另外这种技术所需要的设备也较为先进,所以我国的磁粉检测技术有待发展。
综上所述,在特种设备无损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不管是设备生产、安装还是使用过程等都对其予以了充分的应用。在此背景下,不仅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实现了对潜在故障的及时挖掘,而且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推动了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进而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