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娇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三小学,河北 廊坊 065500)
题组是指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规定性的,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取向的一组习题。这种题组并不是几个独立数学问题的简单组合,而是注重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有效的编排,让学生在掌握解决单个数学问题的方法之外,还能通过几个问题的前后联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变化,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了解、问题规律的掌握、知识技能的巩固、思维的拓展与迁移等目的。另外,解决问题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虽然新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上做了较大的调整,也降低了一些学习难度,但由于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低段的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虽然教得很辛苦,但有时效果也并不理想,尤其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尝试编拟有针对性的“题组练习”,为孩子搭建了学习的阶梯,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质型题组,就是把本质或规律相同的问题设计成题组的形式,但这些题组中的单个练习在描述、呈现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通过同质性的题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解题思路和方法由一道题拓宽到一类题。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及理解能力尚弱,他们有时无法正确理解问题所描述的意思,这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为避免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有必要将描述不同、实则本质相同的习题编为题组供他们练习和比较。如:
(1)今年养了56只白兔,灰兔比白兔少19只,今年养了多少只灰兔?
(2)今年养了56只白兔,比灰兔多19只,今年养了多少只灰兔?
两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完全一样,只不过在描述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而学生往往会看到题目中的“少”选用减法,看到“多”选用加法,导致出错。通过两道题编成的题组对比练习,加强孩子对“白兔比灰兔多19只”就是“灰兔比白兔少19只”的理解,从而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这类问题。
异质型题组是指构成题组的各个习题虽然在情境、内容上相同或相近,但在数学本质或解题思路上完全不同。由于低段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审题时,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因其主观想象已代替了题目的本质内容。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那些似是而非、似同非同的题目编为题组,让学生通过比较辨析,透过那些美丽的“外衣”看到数学的本质,由此更好地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如学生在初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时,练习中出现的全部是除法应用题,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式,依样画葫芦,直接用除法算式求解。这也说明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没有真正理解,感知还很笼统、模糊。因此可以设计下列题组,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3)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几根?
(4)有10根孔雀羽毛,插在2个花瓶中,一个花瓶插6根,另一花瓶插几根?
通过这样的题组练习,让学生明白不能机械式地学什么就用什么方法解决,必须在仔细读题的基础上,认真地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这样的对比练习中,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时,可以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时,应该用除法解决;而求“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时,应该用减法解决。
递进型题组,是指将几道有着内在本质联系,同时在表示的意义上有更进一层关系的题组编为一组。编拟递进型题组,可以向学生充分展现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方法的内在联系,除了使学生学得解决单个问题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几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解决方法的变化,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以达到对数学本质知识的掌握和对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题组:
(1)(基本题)①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②一块正方形布的边长是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变式题)一面镜子长2分米,宽5分米,这种镜子的价格是每平方分米2元,买这面镜子要多少元?
(3)(综合题)有一根64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一个长方形长不变,宽增加2米,面积要增加12平方米,如果宽不变,长增加3米,面积也增加12平方米。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此练习题组是为了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一题基本与例题相仿,是学生对新知识(面积公式)的运用;第二题稍加变化,运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了对新知巩固的作用;第三题加深了难度,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第四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为他们提供思维发展的平台。四道题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变式,目的明确,数量适当,不仅加深了学生的面积概念,还巩固了面积计算的应用,而且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练习效果。
实践证明,题组练习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潜能,只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编拟恰当的题组,就会放大单道习题的效果,发挥出题组的最大效益。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应当避免布置多而杂的习题,合理设计“既精简又综合”的题组练习,为孩子搭建学习的阶梯,让学生一步一题,拾级而上,轻松而又扎实地走向数学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