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研究

2020-12-07 16:51:38黄斌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黄斌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森林资源这种可再生资源的生长周期较长,再加上我国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严重,使得当前的森林资源遭受到了非常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想让森林可再生资源变成不可再生资源,我们的林业工作人员就要不断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全社会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森林资源的保护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森林资源中生态保护、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平衡发展。

一、植树造林技术方法分析

(一)播种造林法

这也是目前最直接的造林方法,这一方法对土地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要求土地的含水量充足并且外部环境也非常好,最重要的是要求当地的平均年自然灾害要轻,最好是选择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在进行实际播种之前,还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在播种之后还要时刻防范鸟兽等动物的侵袭。

(二)幼苗栽种法

在实际培育造林的过程中使用根系完好的新幼苗是幼苗栽种法的实质与目标,在实际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种植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对种植环境提出较高要求。幼苗其实就是一棵树苗,同时带有一定的完好性,在生命力以及适应能力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成活率非常高,稳定性也很强,抵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强是幼苗栽种法的明显优势与特征,但是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该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主要包括树种以及造林地理条件等。

(三)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也被称作分生造林法,是指直接将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根、干、枝等作为造林材料栽种在土壤中。这种育苗方法的优势很突出,它省去了育苗的步骤,操作方法较为简单,效率高,且成本也较低,幼苗存活率高,成效快。分殖造林主要有插条造林、插干造林、分根造林、分蘖造林以及地下茎造林几种方法,根据造林地树种不同采取特定的造林方法。这种造林方法对土壤和环境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使幼苗成长存活,并且只能在春秋季进行。

二、森林资源管护

(一)加大林业立法力度

森林资源管护在机制的整体创建方面可以从加强林区的管理入手,我国各个林业地区都有林业管理部门,我们要不断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让人们能够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学习到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我们的各级管理部门还要及时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天然林的保护投资标准,提高林区管护人员的待遇,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作为我们的林业领导部门,思想要走在前头,做好带头人、领路人,与林业工作人员一起保护森林资源。

(二)打击破坏行为

在执法管理当中,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制机制,建立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网络系统,用这一系统来规范执法行为。其次,大力开展打击犯罪活动,以开展这一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来整治涉嫌违法犯罪的相关行为,从而营造森林资源保护的高压姿态,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天然林森林生态安全。针对林业涉林犯罪回升的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大森林防火调研活动,做到全民参与森林防火。另外,我们的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对一些重点标识的名树进行实时保护,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严厉打击涉嫌林业违法行为的专项活动,这也是为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三)规范森林资源的使用行为

森林资源除了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还可以为社会生产活动提供充足的木材支持。而在针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容易造成采育失衡的现象,对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带来较大影响。一旦林区内的大量树木被砍伐,就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对区域环境带来极大威胁。针对此类问题,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森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在针对森林资源进行砍伐时,需要控制好砍伐力度,做好抚育间伐工作。另外,还需要采取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避免资源浪费现象。依据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合理进行植树造林工作,对已经被破坏的森林进行有效修复。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林地面积进行有效扩展,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障。根据林区发展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森林资源使用计划,避免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林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维系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这对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任意砍伐,对森林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因此,需要认识到破坏森林资源的危害性,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才能够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植树造林技术,重视森林经营管护,为人们创造适宜居住的环境,改善中国的生态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