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

2020-12-07 16:51:38陈有智张继超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陈有智 张继超

(中钢集团山东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7700)

近年来,随着设备功能的增多,对于安全生产以及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维修工作必须更上一层楼,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的原则和任务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管理,常在我心。随时保养,常用常新”。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应该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在维修方面应该注意设备的随时保养,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处于最好的状态,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益。机械加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在生产过程中,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体系,并且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这样就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而机械设备加工维修的基本任务是,在每天的制造工作完成之后,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与保养,这样就能及时的发现设备的问题,并维修,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提高生产效率。

二、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能保证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人员在操作上一定要更加的规范化和准确化。对此,企业一定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维修制度。首先,企业应当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和维修部门,并以此作为基本的依据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为管理和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点内容:一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标准;二是运行设备的状况管理和标准;三是设备的维护制度和标准等。在建立起了规范性的制度以后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都将得到有效缓解,减少浪费问题的发生。其次,还应当根据设备管理的特点建立起相应的值班表,提升管理监督的效果,为日后的机械设备管理提供参考意见,保证日常的管理工作和维修质量都能得到提升,为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强化对设备使用的管理

针对当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因此需要强化对设备使用的管理,也就是在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实施看板式管理,即对每一台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设置目视看板,并标注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操作规范、使用说明、检测结果等,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使操作人员安按照操作规范及使用说明来应用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维修人员则根据检测结果及设备运行情况,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维护设备。另外,应落实械设备相关安全管理项目的标准化手段,包括工作设备操控,安装、维护等,制定技术管理操作程序、步骤操作项目的规范等,以方便后期的机械设备维护、查补、修缮工作;针对一些特别设备,常规维护工作需要搜集完整的使用说明资料、使用记录资料以及故障缺陷资料等,才能有采取有效的技术维修操作,解决机械设备生产故障。

(三)加强机械设备的点检工作

点检工作是指定期检查设备。这种方式的优点:能够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解决,以防止设备问题继续恶化,影响加工生产。机械设备的点检作用是对设备的各个部分的毛病进行预防,也是预防维修的前提,毕竟,设备的维修会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能维修之后的加工效率远不如之前,因此,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点检,可以有效防止设备出现大问题,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加工人员来说,对设备进行点检,能够促使他们更加了解设备的结构,让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自觉的爱护设备,并且自觉的对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安全、高效地进行生产;最后,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点检工作,可以有效的反馈机械加工设备的各种信息,这样就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修。对于设备维修来说,也会很好的提高设备维修的准确性。

(四)提高人员素质

针对机械设备一线操作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的状况,机械制造企业必须要培养并组建自己的机械设备维修队伍,把热爱修理工作、吃苦耐劳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员吸收进来,如有车、钳、铣等设备的操作经历,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了解企业生产产品的性质、工作流程、机械性能,熟知装配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实行科学灵活的奖惩机制,加强机械设备一线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促使其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结束语

有效确保机械制造生产的顺利实施就离不开机械制造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在我国机械制造产业当中就是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和成本支出,制造出使用寿命长、质量高的产品。因此,必须有效确保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性,做好相应的维修保养工作,如此方可尽可能地降低设备成本,有效提升机械制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