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虎
(甘肃省陇西县南安中学,甘肃 定西 748100)
引言: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新型教学模式之一,主要是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以及情感态度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究式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在物理课程中的创新能力,要激发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核心素养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探究式教学无疑是物理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项好方法。
探究式主要就是强调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为主,激发他们在物理课堂中的探讨能力、分析能力,是现代物理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表现在数学课堂上,也可以延伸至课下,甚至是学校外,既可以是单人,也可以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也是多层次的,既包括课堂的知识,也涵盖了一些课外的知识,将探究式教学运用于物理教学中,可以实现为老师创设合适的物理教学情境,学生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讨,和同学进行问题的交流,然后由老师来整合具体的知识点就,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物理知识的认识。在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一定的探讨过程,重点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享的过程,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内化,对物理知识和现象达到新的认识高度。除此以外,这是与传统物理教学具有显著性的变化,最大地改变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关系,更多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实现课堂内容的学习。
(一)注意知识和探究活动关系的处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多显著性的变化,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就是探究式的活动变多了,在物理的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给予出结论,这是需要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的,自己对物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不是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答案是否定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用语老师可以直接地教授给学生,但是知识的探讨过程却是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分析出来的,这样对于学生来说物理的知识就变得更加具有“含金量”,他们就会更加重视物理的学习,在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自主探讨精神。
(二)探究式教学要分层次进行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不同的探究教学方法,所以对于物理老师来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现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加具有差异性,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高效方法。除了在教学模式上有所不同之外,也可以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在各个环节要重视学生的讨论和探讨,分享他们对于学习物理的知识内容,最终形成一定的总结,最后老师在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来加强他们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一)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知识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总结,虽然学生对于一些生活知识了然于胸,但是他们却不明白背后的深刻内涵,所以对于物理老师来说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有趣的生活知识,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初二物理的引言部分,老师可以通过创设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拼搏的精神,深刻地透析其中的物理知识和现象,比如射击就和光学有关,游泳项目就和力学有关。将这些物理现象和知识结合在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积极有效的物理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情境的理解,以此来调动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物理也是一门动手能力强的学科,需要做大量的物理实验,老师通过创设一些新颖的物理实验环境,物理教学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在物理的实验中,其和教学情境有着紧密地联系,在物理实验的条件下,学生的视觉反映和知识进行深入地结合,能够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唤起对知识的理解。比如物理老师在对“力学”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会从生活的角度来解释力学,这会给他们的思维造成一定的阻碍。为了学生能够加深对力学的理解度,老师需要通过借助多媒体形式,播放关于力学的教学视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比如: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想说明这样的问题需要做哪些实验,这样围绕着问题进行展开,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认识度,通过层层地循序渐进的实验来展开,学生便能在自己动手的环节中找到相关的答案,这样便有助于物理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总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改的环境背景下,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探究式的方法来将物理学知识和生活案例、实验结合起来,有效促进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通过传授物理教学知识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爱好。探究式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更关注学生主体,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物理教学的一大特色,使学生爱学、想学,在物理学习上不断前进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