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丽丽
(新疆尉犁县第六小学,新疆 尉犁 841500)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语言、音乐以及活动等形式渲染课堂氛围,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单调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对语言表述的依赖度较高,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单一性,而语文情境教学具有多样性与具象化的特点,能够有效促进语文课堂生动性的提升。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多媒体情景教学属于常见的情景教学方法,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情景构建,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多媒体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对此,语文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精简性,以保证多媒体突出重难点作用的充分发挥。
语文教师可以将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元素融入到课件中,为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语文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严密把控,并以此为基点进行课件内容的制作,以保证所营造的情景与教材内容具有较高的贴合度,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情境合理性的提升[1]。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牛郎与织女》时,针对多媒体教学情景的创设,其流程如下:首先语文教师应当借助网络收集《牛郎与织女》的相关视频与图片。必要时语文教师亦可以了解其他优秀教师构建素材,以保证多媒体情境构建合理性的提升;其次了解学生特点。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需求与性格特点进行了解,以此作为素材优选的重要依据,由于笔者班内学生偏爱与动漫,对此,笔者选择各种动漫元素作为情境构建的素材;最后具体化使用。针对《牛郎与织女》这一课时,笔者选择在课前导入阶段进行情景创设,先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播放《牛郎与织女》动画视频的方式,渲染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为后续的知识要点讲授创造条件。
生活化教学情景主要是指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课堂中的一种情景构建方式,其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课堂感受度的提高。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语文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应当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有效的教学元素,以达到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情景作用的目标。
语文教师应当明确所选的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贴合度,这样才能发挥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度[2]。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时,针对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流程如下:首先素材的收集,笔者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在网络上收集了豆棚瓜架上的绿蔓、竹林、高粱地以及鲜花等等素材,再对校园环境进行采集,为生活情景的构建创造条件;其次笔者在课前导入阶段,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夏天里的成长》的预习情况,由于笔者班内有部分学生并未完成预习任务,对此,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致了解,如“文章中除了竹子林还有哪些夏天元素?”,此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依次向学生展示前面收集的图片,以营造生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最后教学延伸,针对这一课时,笔者将校园环境引入到课堂内,引导学生针对校园环境仿写文章,以促进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
游戏化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此,在运用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在小学阶段,较为常用的游戏方式包括角色扮演、辩论教学等方式,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选择最为恰当的情景构建方式
语文教师应当明晰游戏情境构建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度,通过强化游戏时间控制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本末倒置问题的出现。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时,针对游戏化教学情景的创设,流程如下:首先游戏方式的选择,针对这一课时,笔者选择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参与感的提升;其次角色的划分,笔者先对班内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先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选择不同角色的扮演者,引导学生对教材内《红楼春趣》的情景进行还原;再者笔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红楼梦》的相关视频,用以加深学生对《红楼春趣》的理解度。此后,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此对《红楼春趣》的内容进行组内演绎,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内环境;最后教学评价,在活动完成之后,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法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需求以及教材内容,对情景构建素材进行选择,以保证所创设的课堂情景贴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需求。另外,语文教师还要对情景营造的方式进行选择,明晰各教学情境的侧重点与适用范围,以保证语文情景创设作用的高效发挥,促进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好课堂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