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2020-12-07 16:51:38张春梅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张春梅

(新疆阿克苏市第四小学,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引言

新课改后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大体现就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收获和知识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就是从“怎么教”转变为“教什么”,而“教什么”的主要依据来自于学生的需求,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便应此而生,该理念一经提出便收到了广泛的认可。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转变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局面,拉近了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接纳并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让数学教学“活”起来,既生活化又生动化,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就是说,教育不能够脱离开生活而独立存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生活元素是十分可行也是必须的。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一)构建生活化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学习更是如此。试想下,能让一个正处于活泼好动年龄的小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积极性的内因更大概率还是来自于兴趣,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兴趣才能促使学生愿意去接受、主动去思考,而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自愿的融入数学的学习。

比如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为例,本章节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其实这是一节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而且在生活包含图形的物品很多。教师可以以“寻找生活中的图形”为作业内容,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看哪位同学找到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最多,通过这样的环节,建立起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联系,作业的内容也属于开放性较强的,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分享的过程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良好课堂气氛的带动下,对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1]。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从传统的以教为主体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因为长期处于被动学习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阻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选择更加贴近生活、应用性更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场景中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比如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就是数学应用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对于人民币相信学生都不陌生,实际需要教授的内容并不多,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对数学应用性的认识。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设计一个超市采购的场景。教师可以预先做一些小卡片代表人民币的不同金额,同时准备一些物品作为采购对象。采购的具体内容就围绕春游活动展开,班级要组织春游活动,要采购一些物品,比如食物、水果等等。可以将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采购不同的物品,看哪个小组采购的物品最快,金额计算的最准确。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予以评价和鼓励,并适时引导学生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更是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数学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考核生活化,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模式三要素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既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更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所学内容。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知识掌握能力的考核,更要关注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数学学习正确态度的养成。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精心制定课程考核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课程考核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比如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创新能力等等,让评价更加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比如小学六年级下册中《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概率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概念,比如抛掷硬币,彩票中奖率等,体现的都是概率的知识。统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可以围绕“统计和概率”布置作业,作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内容。可以以“统计本年级同学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题目,引导学生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作业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以小组形成开展。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相对于布置题目计算得出结论更有意义和实用性,也更符合新课标对小学教学提出的要求。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是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考核。换句话说,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2]。

三、结束语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过程的收获、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以及正确学习态度的养成。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提出更加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