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福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四中学,宁夏 中卫 755200)
“因材施教”“按需活教”是教师实施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路径。教学实践证明,活化教学策略指导,有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能让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进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锻炼和发展。实施分层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艺术与智慧,需要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交流中收集自己不足,在相互帮助与切磋中深化识记,在主动探究求解中积淀丰富语言知识和语用技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英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成了当今教学中的主要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由于英语在初中考试当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同时也是家长和老师关心的学科。但是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却不容乐观,不管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是现阶段教学当中的重点任务。分层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有着突出的成效,它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包括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兴趣等多种有效的措施。初中英语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获取英语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思维以及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2]。通过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成绩,进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学生本就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确保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满足。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全面了解班内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基本的学习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分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考查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多个方面,将在这些方面综合能力偏弱的学生划分到C层,能力一般的学生划分到B层,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到A层。笔者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分层,还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安排了学生的小组,让他们能在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内学习。这样就能确保学生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参与英语的各项活动。
划分了学生的层次后,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和所在层次的不同划分教学任务。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教学任务。对C层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中的单词及短语;对B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短语和单词,还要求他们进一步掌握时态;对A层学生,要求他们能创造性地写一些一般过去时的句子。通过任务分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积极学习,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有利于实现全班的整体进步。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赶学习进度,往往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只能按照教师的进度学习。这会使一些能力偏弱的学生越来越跟不上节奏,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比如,在教学时,对C层学生,教师可增加基础性内容,放慢基础知识的讲解速度,或安排一些微视频,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但对B层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加快基础知识的讲解速度,拓展一些其他内容等。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就要有区别。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考核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也在考核中收获自信,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整个单元教学完进行考核检测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试卷,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比如,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试卷应多涉及单纯的单词、短语的练习或句子的填空练习;对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多设置读写练习,并慢慢提高试卷难度,让他们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
由此可见,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开展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从学生的各自认知发展需要出发,多给他们主动深入尝试和主动锻炼的机会,定能利于其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活化分层指导,多给学生主动修正完善,定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主动调整方法,满足其多元化发展需要。应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分层教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促进初中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英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