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枝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鸿图苑小学,广东 广州 510370)
小学高年级学生有着明显的群体共性,其思维能力相对于低年级而言层级提升显著,其处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渡期,但不同学生过渡所需时间、速度快慢等都有着较大差异,而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传统,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感受,课堂氛围沉闷、压抑,也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为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性需求,着力打造良好的授课氛围,为其综合能力提升提供助力。
分层教学的有效展开能避免部分学生出现“吃不了”或“吃不饱”的情况,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性需求。
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相应目标为引导,想要实现分层就需要从目标人手,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分为一、二、三层,一层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多为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基础知识掌握为目标,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可有选择性向二层靠拢;二层学生处于中游水平,所以主要还是掌握书中例题,并能向经典题型延伸;三层学生理解力强且基础扎实,在实际教学中应以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为主。如在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中,一层学生要重点掌握与记忆圆的性质与特征,明确直接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明白圆周率是用来千什么的;二层学生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解决课后习题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三层学生则要有效处理一些复杂问题,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问题分层对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度、课堂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有着较强的促进效果,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合理设置问题,给每个层级的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其融人到探究中,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在问题设计中要循序渐进、深浅得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深人了解数学的工具作用,帮助更多学生提升层级,将班级分层结构慢慢变为“倒三角”。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你讲我听”,更多是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有很多,有学生自由讨论,也有小组讨论,其中又以小组讨论的教学效果最佳。小组讨论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广大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青睐。学习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质疑并寻求答案的过程。小组讨论的成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没有发挥出小组讨论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娱乐玩耍或是聊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没有起到优生帮助差生的效果。相关研究指出,正确的小组合作交流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加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组学习中,分组十分关键。要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各个小组的成员分配,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的优生和差生在数量上的大致相等的,缩小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同时,小组内的成员在性格方面也要均衡,不能整个小组都是内向的、怯场的,这样在小组讨论或是组与组之间竞争时就容易吃亏,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参与是关键,教师要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即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直观教学中,直观模具、学生分组操作、数形转化等方式的应用,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在参与互动中,学生具备了与人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目前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最为缺失的就是直观表达能力。从直观表达过程来看,学生表达是对知识进行总结、升华的过程,其具有加强的逻辑思维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直观表达。然而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直观表达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学生直观表达的次数明显较少,这与学生学习热情和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大关系。其二,在进行直观表达中,部分学生未能准确理解知识的深层次含义,致使其在表达中语句啰嗦,条理不够清晰。新时期,要进一步提升数学直观教学质量,就应注重学生直观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
微课的有效运用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特性需求自主选择观看重点与次数,大大提高教学针对性,满足学生的特性需求。教师可利用得网络技术优势通过组建群聊的方式设置探究性问题,让不同层级学生了解其该掌握的内容,并结合生活化内容来使其深人体会数学的工具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私聊”,有不会的问题及时询问,能动的学习数学知识,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帮助,全面做好预习,在课堂上有效融入到授课节奏中,
有效教学能促进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实践过程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并在认识到当前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规范化的进行防治处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应用水平,进而在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